文物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它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接下来我给同学们介绍一种文物吧!
清朝康熙在位期间,有一对重要的父子大臣。父亲索尼,大清开国功勋、辅政大臣一等公;儿子索额图,帮助康熙策划擒拿鳌拜、以大清重臣的身份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而索尼的孙女就是康熙皇帝的皇后。这一家人对清朝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这样一个显赫的家族中,有一个万千宠爱的小女孩,她就是今天的主人公——索额图的小女儿黑舍里。
在1962年7月的一天,北京师范大学扩建校区的时候,在北京德胜门外小西天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墓室,其规模、形制与皇室陵墓不相上下。令考古人员人沮丧的是,巨大的墓室内空空如也,不出意外,盗墓贼已经捷足先登了。其中的一个专家失望的拍了一下墓中的砖墙,墓室中忽然产生了极为空旷的回声。考古人员小心翼翼的拿开了墓壁上的方砖,映入眼帘的东西让所有人喜出望外。墓壁里藏着一个个塞满宝贝的小壁龛,原来所有的器物都藏在巨大的墙里面。
墓葬规模形制如此宏大,防盗手段精妙奇巧,考古人员推测墓主人一定是皇族贵族。随着考古的进行,墓中个一块墓志铭让所有人感到万分的痛惜。墓志上记载墓主人名叫黑舍里氏,法名众圣保,是一个7岁就染病夭折的小女孩。年仅7岁就早早夭折的一个小女孩却拥有一座规模宏大的墓葬,为了防盗在墓墙里藏着丰富的随葬品,这个小女孩是谁呢?专家进一步研究墓志后发现这个孩子是康熙皇帝的小姨子、索尼的小孙女——黑舍里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小黑舍里聪明伶俐,从小学习汉文和满文,然而不幸的是,在7岁的时候就患上了急症早早离开了人世。
小黑舍里氏的去世让索家所有人都如遭雷击,伤心欲绝。索额图命人为小女儿修建墓葬,陪葬大量的器物,让女儿死后仍然能够感受家人的疼爱。在黑舍里墓中,出土的文物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制作精美,包含了瓷器、玉器、水晶、金属器、墓志等,如错金银铜壶、青玉卧鹿、斗彩八卦纹炉等,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康熙皇帝亲自送给小黑舍里的明代成化斗彩葡萄纹杯,如今藏在首都博物馆里。
明代成化斗彩葡萄纹杯是十分出名的。杯上所绘葡萄、桑椹、竹子等植物。叶着绿色、蔓为黄彩、果实为紫彩,外轮廓青花为国产平等青料。这种青料高锰低铁,烧后呈色清新淡雅。与永、宣时期的“苏泥渤青料”所呈现的浓艳形成鲜明的对比。因为“苏青”中含铁较高,故烧成后色彩中含有铁结晶斑,色泽艳丽,青中泛紫。成化斗彩中的黄色变化丰富,有微微闪红的杏黄色、娇嫩明澈的鹅黄色、柔和温润的浅黄色、浓而不躁的姜黄色。首博所藏这对葡萄杯上所绘的黄彩蔓属最后一种浓而不躁的姜黄,它更好地衬托出了恰如熟透了的葡萄紫。这对杯上的紫色用色浓厚,但又不失整体恬淡之韵,其色如赤铁,表面暗淡无光,后世皆无,其正是成化斗彩瓷器上特有的颜色。
这件斗彩葡萄纹杯收藏的珍品,口径5.6厘米,足径2.6厘米。造型小巧玲珑,胎质细腻,色彩鲜艳,制作精致。杯壁上的折枝葡萄纹饰,构图严谨,线条流畅,画意生动,用彩适宜。它以红彩为枝,红中闪紫,表现得粗壮有力。绿彩为叶,绿油油的叶子,透现出叶茎。黄彩为蔓,娇嫩的蔓须似正在生长。紫彩为实,正如熟透了的紫葡萄悬挂在枝上一样。这些色彩的运用,生动地表现了原物的本色。
葡萄纹杯的主人,这个出身显赫的小女孩生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可惜生命之花过早凋零。索额图家这一皇室贵族,尽可能给予小姑娘奢华的墓葬和随葬品,并将随葬品藏在墓壁中,这么多年盗墓贼才没有发现。看着这些丰富的出土文物,我们可以感受到索额图一家人对小黑舍里万分的疼爱和不舍。也让我们今天有幸,在首博见到了这么精美的葡萄纹杯,感受老人家对孙女的思念,更让我们为先人的智慧赞叹不已!
看到这个故事,大家是不是对文物更感兴趣了呢?在博物馆里还有许多文物,每个文物都有一个故事,大家快去多多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