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教育> 正文

校内减的“负”校外补回来 教委摸底报班情况家长选择“瞒报”

2018-12-11 08:56 未来网

来源标题:校内减的“负”校外补回来 教委摸底报班情况家长选择“瞒报”

【中小学生减负系列报道】

未来网北京12月7日电(记者 李盈盈)近日,《疯狂的黄庄》刷爆网络,也把北京市海淀区尤其是黄庄周边密密麻麻的校外培训机构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校外培训火热,连一名常年在黄庄教数学竞赛的老师都感慨:“我有时感觉自己和抬高房价的中介没什么区别,本来有些孩子可以不这么拼命,现在却不得不咬牙陪跑。”

12月4日,北京市海淀区副区长刘圣国主持召开海淀区校外机构治理工作会,部署黄庄、公主坟、金源购物中心等地区培训机构的集中整改任务。

这两天,“报培训班成家长隐私”的话题还登上了微博热搜,网友调侃,报培训班的家长比宫斗戏还斗心眼。

就算家长有意隐瞒,看看遍地开花的培训班和国家大力治理培训班的力度,就知道中小学生的负担不轻了。

未来网记者采访了多位全国不同地方的家长,家长的反应是上辅导班很正常,怎么能没有一点负担。南京的一位家长直言“有压力才有动力啊!”更有家长表示,“在海淀,像我这样(给孩子报班少)的家长,简直就是另类。”

班级第一名的“学霸”一放学就被家长接去上辅导班,老师更是直呼“难以理解。”

周末上课外培训班12小时 负担重的现实写照

中小学生的负担到底有多重?

据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日前发布的《2018年中小学生减负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有近四成的家长认为孩子的学业负担重,六成以上学生报名参加校外辅导班。近三成学生睡眠不足8小时。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调查数据则显示,全国小学生平均在校时间从2010年的6.7小时增长到2015年的8.1小时;中学生平均在校时间从7.7小时增长到11小时。2015年,我国中小学生校内学习时间远超国际平均水平。我国中小学生日均花2.82小时作业,是日本的3.7倍,韩国的4.8倍,或居全球第一。

2018年4月25日,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主编的《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8)》指出,学业压力成为中小学生自杀的首要原因。而且,与2005年相比,2015年学生上课外班的时间大幅度增长,学习日上课外班的时间为0.8小时,休息日上课外班的时间为2.1小时,分别是10年前的2倍和3倍。

事实上,对于有些家庭的孩子而言,上课外班的时间远远超过这个平均数。

家长孙伟来自南京,他告诉记者,儿子上小学时,就只有语数英三门主科,作业并不多。如果正常写,不磨蹭的话,晚上八点半之前就能做完,没有太大的负担。但是,从小学四五年级开始,孙伟给儿子报了两个文化课的辅导班,三四个兴趣班。周六上午上英语和数学课外辅导班,周六下午练武术,周日去画画、练毛笔字,或者去运动。

萌萌的时间从周一到周日,从早上到晚上都被安排得满满当当。休息日参加课外培训班的时间长达12小时。

北京的李女士则告诉未来网记者,她家孩子报的培训班少,只有周六上三门课,总共学习6.5个小时,但是身边很多孩子周六周日两天都有课,甚至周一至周五晚上有时也要上培训班。

报培训班是“隐私” 瞒报教育部门摸底普查

今年以来,国家开展了多轮校外培训机构的专项治理,有的培训机构甚至转入“地下”,玩起了“躲猫猫”。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情况通报显示,截至2018年11月15日,全国共摸排校外培训机构401050所,发现问题机构272842所。

尽管过半的培训机构有问题,依然挡不住家长报课外辅导班的热情,甚至还会配合培训机构应对检查,与主管部门“打游击”。

2018年5月,北京市教委下发通知,要求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和石景山区六个城区中小学生家长在24日至30日期间,登录“中小学生参加学科类校外培训情况网上登记”系统,上报孩子报辅导班的情况。填报信息须实名制,绑定学生的教育ID和姓名,所填信息包括目前参加校外培训班的科目、机构名称、培训时长、上课地点和上课时间及培训费用等。

教育部门表示,此次摸底调查是了解中小学生所参加校外培训机构的基本情况,为开展专项治理工作提供参考,会对学生填报的信息严格保密。但是,未来网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仍有家长出于保护隐私或者某种其他考虑,没有实事求是地提交孩子上辅导班的情况。

为何把孩子的报班情况当成隐私?有些家长担心报的辅导机构一旦被整改,会影响自家孩子上课。站在家长的角度,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多学点。

正如北京市一位孩子家长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言:“比宫斗剧还动心眼儿,如果不是很熟悉的家长不会讨论太多,甚至跟老师也不会交实底儿。可能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占据分数的优势吧。”

女儿在读小学六年级的顾玉红告诉未来网记者,升学压力导致家长主动给孩子增加负担,出发点是希望孩子多学点,上更好的学校。无论择校不择校,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

一位资深老师在接受未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相比海淀区和朝阳区,西城区孩子的校内负担真的一点都不重。至于是否要给孩子增加负担,完全取决于家长想追求什么。

令老师难以理解的是,她教的班里有个孩子的学习成绩非常好,一直被同学称为学霸,但孩子家长还在外面给他报了好多文化课辅导班,包括比较小众的语文阅读课。

焦虑 家长:校内减负校外增是必要的合理需要

报告显示,随着年级的升高,反映负担重的学生比例持续增长。

父母认为学生的学业负担情况 图片来源《2018年中小学生减负调查报告》

其实,多年来,国家一直在提倡减负。

为了减轻中小学生的负担,我国在有些省市实行了缩短上课时间,小学生下午三点半放学,并减少家庭作业等措施;有些地方的公办中学甚至取消了实行了多年的早晚自习课。

在2018年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问题。”

两会前夕,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史上最严减负令”出台,全面清理规范管理面向基础教育领域的竞赛挂牌命名表彰等活动;严令禁止校外培训机构“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严令禁止将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结果与中小学校招生入学挂钩等。

2018年8月30日,秋季开学前夕,教育部等八部门又联合发布《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能布置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作业时间不得超1小时。

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 截图来自教育部官网

与国家倡导的减负相对应的,却是家长不断给孩子加码报班。

未来网记者采访了多位家长,他们也都无一例外的给孩子报了辅导班。家住北京市西城区的侯女士的儿子在上小学三年级,爸爸妈妈给他报了4个辅导班,都是周末上课。“孩子兴趣广泛,希望专业老师帮助下他获得提高和强化。”

报这么多辅导班,显然会加重孩子的负担,但侯女士告诉未来网记者,“我一直认为负担的表述不准确,无用但却被强加的才是负担,现在的孩子们所接受的教育哪些是无用的呢?他们需要必要的文化积累和个性培养,即使强加给他,也不能称之为‘负担’,是必要的合理需要。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必要经历学习和吸收期。通过孩子学习时间的长短来评论负担大小,并不值得褒或贬。我个人认为,比如我孩子就读的学校现在减掉的是不必要的重复性学习,增加了孩子们全面成长的学习任务,这个趋势是好的。”

侯女士还表示,她没有为孩子择校的打算,因此,他们报班不是为了择校,也不只是为了小升初这样的小目标,而是让孩子从小学习些艺术、体育等内容,希望对孩子一生有益。

据家长孙伟介绍,此前有很多年,南京的公办学校曾响应国家的减负政策,取消了早晚自习,2017年开始,又恢复了早晚自习。

“可能学校觉得不上早晚自习,还是不太好吧。”当问孙伟,孩子是否喊累时,孙伟反问“这不和咱们当时一样吗,初中都要上自习,很正常。再说了,我们和他(萌萌)讲了,如果感觉累,可以放弃,或者有的(培训班)课请假不去上了。”

不给孩子报辅导班成了“另类”

2017年暑假,可可与即将上小学的弟弟一起告别生活了多年的北京,回到老家安徽继续上学。

可可妈妈告诉未来网记者,她给已经上五年级的可可在培训机构里报了素描、英语、口才与朗读班,无论是平时,还是寒暑假,课都继续上,辅导班不停。至于暑假都不能休息,可可妈起初也难以适应。

“没办法呀,(安徽)这边都这样,孩子从3-4岁就开始报各种班,比在北京上学的同龄孩子累多了。这里只要有一点资质的,租个房子都能办班。”

可可妈表示,“那些家长说我‘你就知足吧,你们(家孩子)晚上(辅导班)好多年,北京的孩子已经够幸福了!’”

的确,就北京而言,在国家的减负号令下,小学生下午三点半左右就放学了,孩子的课后作业也不多,而且,这些作业利用中午饭班时间或者课后三点半基本都可以完成了,校内负担的确大大减轻了。如果不报课外培训班,真的没那么累。

不过,未来网记者从北京市海淀区一位小学五年级学生家长肖琳(化名)处了解到,海淀区的校内作业却不是很轻松。她家儿子上四年级以后课后作业就多了很多,每天除了配套的各科练习册,还有一些拓展性的作业,比如每天放学后都有阅读和预习任务。她儿子学校的每个班对于阅读还有评比办法,按照阅读次数进行量化考核,家长签字。学校每年还会开书单,为了验证学生们是否认真阅读,学校经常开展书评、编情景剧、话剧等活动。

“如果不认真阅读,就没办法完成这些项目,学校通过这种方式激励孩子看书。每天做同步练习册,是为了巩固当天的学习内容。”据肖琳介绍,她身边有的家长给孩子报了两个奥数班,为了增加孩子小升初择校的砝码,这些年考了各种杯赛证书,不过,她只给儿子在外面报了英语班,练习听说能力。

一边是国家极力推行减负,另一边是家长悄悄地主动给孩子在校外“增负”。

受访家长和老师普遍表示,学生报课外辅导班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学生基础太弱,跟不上,报班再复习一遍;第二种是学生基础较好,学好校内课程的前提下还有余力,而且希望挑战难题,认为校内的教学内容无法满足他们的拔高需求与选拔性考试的需要,在校内吃不饱或者想抢跑,纷纷转向课外补习班。

“我发现,在海淀像我这样的佛系家长,现在特别少,搞得我反而像个另类。”肖琳笑着说。

责任编辑:耿娟(QL0009)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