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教育> 正文

吕玉刚:减负是"攻坚战"也是"连续剧"

2018-12-14 09:22 新华网

来源标题:吕玉刚:减负是

13日,围绕社会关切、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教育部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2018年以来开展的有关工作及其进展。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在发言中介绍了基础教育领域热点难点有关问题的进展。他表示,教育部认真贯彻中央的部署,按照“标本兼治、内外联动、堵疏结合、积极稳妥”的总体思路,把加强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既作为一场“攻坚战”,又作为一部“连续剧”,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综合施策持续推进改革。

一是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今年2月以来,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印发了《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关于健全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整改若干工作机制的通知》等,推动开展为期1年半的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这是推进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构建校外培训机构长效管理机制的重要文件。

截至12月12日,全国共摸排40万所校外培训机构,发现存在问题机构27.3万所,现已整改24.8万所,整改完成率达到90%。广东、西藏、广西、浙江、上海、甘肃、安徽、宁夏、河南、福建、江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山西、四川等14地整改完成率达到95%,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

二是清理规范竞赛活动。为减轻中小学生参加社会竞赛活动造成的负担,2月份,教育部发出公告,对规范竞赛管理提出了“明确管理权限、重新登记核准、严格组织实施、强化日常监管、约束结果使用、推动社会共治”等6方面举措,并查处了一些违规举办的竞赛活动。9月份,又印发了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对竞赛的申报、认定、举办和日常监管作出详细规定。

三是推动落实课后服务。按照相关政策要求,教育部加强对各地的调研指导,促进经验交流,推动各地健全经费保障机制,完善教师激励政策,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努力解决课后三点半家长接孩子难题,缓解学生下课后去校外培训机构的压力。据调查统计,北京、浙江、安徽、广东等13个省份出台了课后服务实施办法;南京、杭州等18个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印发了具体实施意见;北京、天津、济南、青岛、沈阳、长春、武汉等城市已基本实现城区小学课后服务全覆盖;24个大城市(4个直辖市、5个计划单列市、10个副省级省会城市和福州、南昌、郑州、长沙、贵阳)总体上有近七成的小学开展了课后服务。教育部将进一步加大督查力度,推动地方完善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政策,支持中小学普遍开展课后服务,切实解决好“三点半”难题。

四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校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校学足学好,是缓解课外负担重的根本之策。根据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教育部研究制订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有关意见。积极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发展素质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举措,着力突出德育实效、提高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努力在发展素质教育上取得新的突破,切实提高中小学校育人水平,缓解校外培训热,防止增加过重课外负担。

吕玉刚表示,为推进综合治理,教育部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中小学生综合减负措施,明确各方责任,形成政府、学校、校外培训机构、家庭协同推进减负工作合力。下一步,要进一步加大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力度,切实解决校外培训机构存在安全隐患、无证无照、超标超前教学等突出问题,确保年底前完成集中整改工作。在此基础上,强化督导检查,巩固治理成果,坚决防止反弹,建立健全校外培训机构规范有序发展的长效机制,使校外培训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同时,还要通过深化招生考试改革、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课后服务水平、转变家长教育观念、克服“剧场效应”、完善政府教育评价等途径,深化综合施策,用好组合拳,经过一段时间持续改革发力,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