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教育> 正文

保障儿童安全亟待理念升级

2019-01-14 09:43 中国教育报

来源标题:保障儿童安全亟待理念升级

过去的一周,最牵动人心的,无疑是发生在北京宣师一附小校内的小学生被袭受伤事件:共20名儿童受到伤害,其中4名急需手术。尽管案情逐渐清晰、嫌疑人将接受法律制裁,但从中还有许多值得反思和警醒之处。

很多人其实不太理解,如今各地的中小学校园,硬件设施不可谓不完善,视频监控都称得上现代化、智能化,平安校园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教育主管部门也三令五申加强校园安全,明确划分责任,甚至细化到人、到校园每个角落,但悲剧依然让人猝不及防,问题到底出在哪儿?我们又该怎样编织有力的儿童安全防护网?除了现有举措,我们还应做什么?这些都值得系统思考、深刻总结。

实际上,为儿童营造安全的成长环境,固然需要不打折扣地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中小学校园环境管理的暂行规定》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要求,各个部门、社会各界也要积极监督参与,形成儿童安全防护的有效合力,以防患于未然。《都市快报》日前就报道了一起安全隐患:杭州某幼儿园门前整齐停放着80多辆五颜六色的滑板车,“小朋友每天上下学都会蹬”。按照交通法规要求,12岁以下孩子是不准蹬滑板车在道路上的。因此,及时发现问题,加强安全教育,杜绝儿童将滑板车作为上下学交通工具,是真正为儿童的安全负责。

如果说扎实贯彻校园安全法律法规、各部门不断完善相关机制、社会各界加强舆论监督,是由外而内地为儿童撑起安全防护伞,那么重新看待校园安全问题的重要性、突发性、系统性,全面升级现有的儿童安全观,则是自内而外地减少意外事件的有效做法。换而言之,当下非常有必要重新审视儿童安全问题,将之放在整个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大环境下,放在儿童生活具有时代性、复杂性这一背景下综合考量。

每位教育者都应认识到,儿童安全事件不只发生在校园,家庭、社会也是儿童安全防护的重要场所。有媒体指出,2018年年末,多起虐童案再次刺痛公众神经,这些案件有着一个共同点:均发生在家庭内部,被告人或者嫌疑人是受害儿童的继母或者亲生父母。儿童安全也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保护,还包括心理上的免于恐惧,“免受身心摧残、伤害或凌辱,忽视、虐待或剥削,包括性侵犯”。尤其是进入信息时代,儿童安全出现了新的情况,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不能再单纯沿袭传统的安全观,不能再以传统的防护措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而且,保护儿童安全不该局限于简单惩治暴力施加者,或不称职的儿童监护人,也不是将儿童圈养在一个看似安全的空间里,拒绝一切外出郊游、器械锻炼等活动。从现实来看,最有价值的安全保护,是给予儿童应对危机的意识与能力,让儿童知道危机发生时该如何应对。对此,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应把培养儿童自护能力放在重要位置,帮助其在模拟或仿真环境中,如国外发达国家应对地震等自然灾害时那样,明确知道如何利用现有条件,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扩展到互联网领域,教育者迫切需要提升儿童的媒介素养,提升其在网络空间的警觉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儿童这方面的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

在技术、举措和体系等层面对儿童安全防护进行升级,背后是尊重儿童权益、呵护儿童成长,是为民族的未来发展蓄力,考验着一所学校、一个地区和一个国家的教育实力。相对而言,儿童安全观的升级更为迫切,这就需要学校和家庭不局限于向儿童单纯传授学科知识,而应协助儿童做好适应社会发展、从容应对突发情况的准备;需要我们在评价一所学校的优劣时,不能只关注在校生的学习成绩,如及格率、优秀率、升学率或“一本率”等。学生有无生活自理能力、有无应对意外事件的经验、与家庭是否形成合力共织儿童安全网,也应作为重要指标。毕竟这些考量关系到儿童的未来成长,对儿童自身及其家庭而言意义非凡。

当每个教育者都能在儿童安全观上做一次深入检视、全面升级,并辅以完善的安全防护体系,即使有突发事件发生,给儿童带来的伤害也往往能降到最低。

责任编辑:陈晨(QL0017)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