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使我国成为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化大国。从一个野蛮无知的类人猿,到现在人人掌握着全球最先进科技产品。这是怎样的跨度,又是怎样的不可思议。当我们时光穿梭到古代,领略古人的豪迈诗情,庙会的繁花世锦,以及战场上的冷酷无情,热血奋站。这些都铸造今天。在这其中,不断换朝换代,英皇也好,昏君也罢,都为我们留下了各种值得纪念的宝物,有警诫后人失败的原因,有传授他人的成功宝典,而这些都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们——文物,国宝,既可以为我们歌颂历史,又能让我们欣赏当朝艺术水平。《如果国宝会说话》,《国家宝藏》,这些为我们了解文物的节目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虽然我们科技先进了,但并不会忘本。所以现在有了更多传颂历史的有意义的节目,有人说,文物有什么用?上面既没有文字,又没有插画。可我想说,文物的出生,代表着那段历史的经济或是手工业,代表着那个故事,有多少人情世故,豪言壮语,代表着那场战争,有多少人战死沙场,血流成河,国宝的诉说,是那样的可歌可泣。令人信服。
这件文物叫玉龙,来自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因为出土的年代最早,素有中华第一龙的美誉。红山文化的范围在辽宁,内蒙为主,红山文化以出产这种卷曲的龙为著称。
玉龙由墨绿色的玉雕琢而成,周身光洁,头部长吻修目,躯体卷曲若钩。造型生动,雕琢精美。
龙,一直是华夏民族的图腾,龙的形态在夏商周代仍有许多面貌,到了秦汉以后,才逐渐统一,东汉人王符总结出龙集中了各种动物的形态:“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