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教育> 正文

康蕾:牛虎铜案

2019-02-20 09:41 千龙网

这件器物的名字叫做牛虎铜案,可不是一件工艺品,而是云南省博物馆馆藏的国家一级文物,如假包换!

1960-1970年代,中国考古界有两次惊人的发现:一是甘肃威武出土了“马踏飞燕”,二是云南江川李家山出土的“牛虎铜案”。这一南一北相继面世的文物轰动了世界。因此坊间素有:北有马踏飞燕,南有牛虎铜案的说法。如果仔细端详这件铜器,相信大家脑海中一定会冒出类似的感人故事:一只要饿昏了的老虎碰上了落单的大牛和小牛,饥肠辘辘的老虎一直虎视眈眈小牛,并发起了攻击,大牛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将小牛藏在身下,而自己却被老虎抓住动弹不得......                   

从战国到汉武帝近500年间,在滇池附近存在一个滇国。文字记载寥寥无几,但出土的青铜器,可触摸到这个神秘国度。牛虎铜案在祭祀中是摆放祭品的礼器,表达古滇人对生死的看法。东汉年间古滇国灭亡,青铜器与古滇国一起消失在历史之中。如今,走在云南的狂野山间或在某个少数民族的旋律或舞姿间,仍能感受到狂野质朴的生命力。

原来,这件牛虎铜案是一件古代祭祀的礼器,又可以称作“俎”。它通高43厘米,长76厘米,宽36厘米,是古代的祭祀活动中放置肉、酒、水果等祭祀品的案子,这件牛虎铜案不走寻常路,造型十分别致,自然吸粉无数。

那么这件青铜器是如何发现的?它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20世纪60年代,云南省江川县的一些农民在李家山挖出一批古代文物,后来被证实这些文物来自2000多年前的古滇国。古滇国是西南边疆古代民族建立起的王国,疆域主要在今天滇池一带。

历史上,除了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古滇国有少量的记载外,再也找不到其他文字资料了。

一直以来,古滇国都非常神秘,为了寻找这个消失了千年的古国。文物工作者开始对李家山滇池墓葬进行考古发掘,不久就发现,在李家山附近分布着近百个古滇国墓葬。

1972年春,考古工作者在对李家山24号墓进行发掘时,发现了包括牛虎铜案在内一批丰富的随葬品。除了青铜残片之外,这些器物都造型精美,而且可以和50年代挖掘出土的滇王墓相媲美。但在墓葬中并没有找到墓主人的蛛丝马迹。

一年后,牛虎铜案得到复原,牛虎铜案重达十多公斤。

《左传》中提到“国之大事在祀与戒”,在中国古代,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战争和祭祀。祭祀礼器往往是统治者权威的象征。像牛虎铜案这样的礼器,绝不是一般贵族可以拥有的。因此有专家推测,这座墓葬的主人应该是一位王室成员。还有专家认为牛虎铜案的主人有可能就是滇王本人。而且在2000多年前的滇国,牛是财富的重要标志,吃牛肉是地位和权力的象征。古滇族人认为公牛是传承生命的种子,是他们民族繁衍不息的象征,更加珍贵。

在古代的祭祀活动十分兴盛,制作这件牛虎铜案的工匠借这个严肃、认真的场合表达了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的歌颂。中国自古就讲究繁衍生息,父母会为孩子成才付出自己的全部,连动物界的老牛都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受到伤害不惜牺牲自己,更不用说身为高级灵长类动物的人类,更会为了孩子尽心尽力,只为孩子能够幸福的成长。所以牛虎铜案因爱而生,在不少地方,我们都能看见大型的牛虎铜案雕塑,老牛把小牛护在身下后,知道自己的孩子不会受到伤害,它安静平和、视死如归的神态都会让人肃然起敬,对生命和爱产生深深的敬仰。

责任编辑:陈晨(QL0017)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