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教育> 正文

王裕泽:“何尊”的故事

2019-03-04 11:45 千龙网

1963年,一对夫妻因为饥荒从宁夏固原回到了陕西宝鸡,这就是做过医生的陈堆和他的妻子张桂芳。同年8月的一天晚上陈堆半夜忽然闹肚子,就跑到后面的院子上厕所。陈家后面原是一个断崖,白天的大雨下过之后坍塌了一个角。陈堆刚蹲下来,突然看见前面断崖上隐隐约约有个鬼脸一样的东西很是吓人。虽然这么大岁数了,一直不相信有鬼,可是这眼前的情景让他禁不住开始犯嘀咕,而且,人在深更半夜的时候又显得胆子格外小。赶忙提上裤子跑回了里屋。

到了后院,夫妻两个不由自主地一起往崖上看,果然,刚才呲牙咧嘴模样的东西还在。虽然有月光,看着眼前的东西,还是有点头皮发麻,便战战兢兢地上完厕所赶快回到了前院屋子里。

到了第二天上午,夫妻两个想起了昨天晚上的事情,决定到崖头上去看看究竟是什么东西。陈堆拿了一把镢头,朝鬼脸的地方挖去,咕咚一声,一个绿家伙掉到了地上。国宝何尊就这样现身了。

过了两年,陈堆萌生了去甘肃的念头。两口子便又决定动身。自家的东西交给哥哥陈湖看管,何尊也被当作家什搬到了陈湖那里。

于是,陈湖就将它带到了废品收购站。人家一看,这么一个铜家伙,浑身都是铜锈,便说必须先把铜锈除掉之后才能过秤。陈湖一听,说什么也不肯,要把铜锈给去掉了,那得掉多少斤两!没想到,正是他这个朴素的想法,在一定程度上保存了这件国宝。废品收购站的人说,要是不愿意去掉铜锈,他们就不愿意收。陈湖一赌气,周转十几个废品收购站。由于同样的原因,何尊都没有卖出去。这或许是天意吧,最后他来到了玉泉废品收购站,这里的人相对比较好说话,便原封不动地收下了, 陈湖一共卖了30元,换了一斗高粱,让家人填饱了肚子。陈堆退休之后,向哥哥问起铜宝贝的事情。陈湖只好跟他说了实话。陈堆有些生气,但也无可奈何。

1975年,国家文物局调集全国新出土的文物精品出国去日本展出,“饕餮铜尊”因其造型图案精美被选送。马承源在清除铜尊的锈蚀时,见其内胆底部平坦,便猜想可能会有铭文,经仔细观察果真发现笔道痕迹。对锈蚀清理后,果然在铜尊内胆底部发现了一篇12行共122字的铭文,记载了周成王营建洛邑,建筑陪都的重要历史事件,极具史料价值,而其中“宅兹中国”更是“中国”最早的文字记载。

责任编辑:陈晨(QL0017)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