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教育> 正文
行走三条文化带|打通校内外资源 助力学生文化传承
2019-03-22 19:01 千龙网

千龙网北京3月22日讯(记者 耿娟)22日下午,在由千龙网主办的“知北京话传承校长说” 行走三条文化带主题沙龙活动上,中国博物馆协会社会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黄琛、北京市东城区黑芝麻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带校长吴健、潞河中学校长徐华, 就打通校内外资源,助力学生文化传承进行探讨。

_T0A0417

千龙网举办“知北京话传承校长说” 行走文化带主题沙龙。图为沙龙现场。摄影记者 张龙

学校引进校外资源要有选择、有指导

2017年,北京市将“一城三带”建设纳入文化传承的52项任务清单之中,为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和归属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吴健表示,校外的社会资源丰富,学校因老师专业的局限能带给孩子的知识是有限的。学校就会引进一些外部资源,外部资源的引进要依据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孩子们自身的年龄特点。但是这些课程的引进,绝不是把这个课程拿来,一定是学校主导,有选择、有指导才能开展。

为了实现教育目的,学校应整合时间,整合资源,积极想一些创新的办法,让孩子们能够走出去,学得更多。孩子走进各种博物馆,走进各种场馆,校外的讲解员要对文化遗产,对文化价值有所理解,充分讲给孩子才能够达到文化传承的目的。

校外教育需要专业团队的支持,整体设计

“我们选择了什刹海、大运河文化公园、漕运码头、漕运古镇张家湾、学校本校五个基地,将它们串起来作为初中三年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校外教育的基地。”徐华表示,学校参与校外教育,活动的组织要有一个整体设计。学校2014年开始初中做的融合课程就利用了丰富的校外教育资源,以运河为纽带对整个初中三个年级各个学科进行校外资源的整合使用。校外教育涉及到的人员,比如民俗专业、作家,对于大运河感兴趣的传承人等,会作为整个活动过程中校外专家的介入,这就需要专业的团队和组织的支持。

学生校外教育过程中,也要解决好统一要求和个性化需求的矛盾、整体校外实践时间掌控的问题,这就需要校长解放思想,一切为学生的发展考虑。

徐华认为,在孩子教育过程中,学校、社会、家庭体制机制还有待完善。学校教育在推进过程中,需要一定的宽松环境,一定的政策支撑。学校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往往都是小心谨慎的。社会层面而言,怎么和学校教育对接,还缺乏一定的体制和机制。

社会、学校、家庭三方合力助力学生发展

黄琛表示,传承历史文化带资源方面,社会、学校做了很多努力。但从政府层面看,综合实践课程还欠缺师资和体系建设,综合实践课到底有什么样的课程来整合,课标并不是很明晰,教材也不统一,基本上都是校本课程的使用。从师资来看,老师按照学科来教学,不足以支撑整个教学任务,还要补充很多新的学习,给老师的工作增加了很多强度。此外,从教育改革的方向来看,教改的目的是减负增效,凸显孩子的综合运用能力,而不是又多记了多少东西。如果突破这个要求再增加知识,其实跟教改是违背的。

从孩子成长空间来看,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影响。政府在主导课程的改革,学校替家庭做了很多工作,家长的积极性还需再调动。比如利用寒暑假,双休日,包括晚上课余时间和孩子一起来了解传统文化,走进资源单位。学习是学校引领,而不是学校替家庭来做这个事情,这个效果才是最好的。

责任编辑:闫莉青(QL0005)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