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教育> 正文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易: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堂
2019-05-09 12:42 千龙网

微信图片_20190530123447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易。(受访者供图)

为了让思想政治理论课走入学生的内心,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易用中国传统文化打开学生的心扉,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加有温度。

王易以“中国传统美德与人生修养”为主线,联系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方面的问题,通过“刚健有为”“仁爱和谐”等专题的讲授,为大学生呈现关乎生活与成长的人生哲理,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巧妙结合在一起。

“王老师的课堂是非常有哲思、有温度、有信仰的。”大四学生车宗凯提到,老师的课堂上会涉及到哲学以及人生道理,将生活和学习联系起来,把正确的价值理念传达到学生的生活当中。

王易老师对自己生活和学习的帮助,令学生雷引杰非常感动,“虽然王老师的教学科研工作和行政工作都很繁重,但她从来没有懈怠对我们的指导和帮助。她在课堂下与我们相处时就像一个大朋友。”在王易的关心下,雷引杰在第二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他发现老师,“总能点到要点,给我们正确的方向。”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宋友文赞赏王易对当今社会思潮的关注,并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价值观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当代中国和时代发展。

王易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成长成才的需要出发,围绕大学生普遍关心的思想理论热点难点问题展开研究型教学。为此,她主持了王易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热点难点问题工作室。

在教学过程中,王易精心安排教学内容,把教学重点、理论难点、社会热点和学生特点紧密结合,以问题的创设为先导,以体现研究性为核心,通过引导大学生通过实践进行自我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身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除了在教学上的投入,王易认为老师对学生的关心也是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是投入自己的感情和精力。你把心放在学生身上,他是能够感受到的,收到的效果会更好。”王易说。(记者/张嘉玉)

微信图片_20190530123454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易。(受访者供图)

人物名片

王易,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

责任编辑:陈晨(QL0017)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