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教育> 正文

60余年前“青春日记”捐母校

2019-05-13 08:20 北京日报

来源标题:60余年前“青春日记”捐母校

“陈瑞珍,我希望你能够把工作分担给同志们点。能和大家商量的就尽量和大家商量”“昨天是最难忘的一天,见到了毛主席”……60多年前,女十一中(第165中前身)的10名学生用钢笔,一笔一划地记录着青春。

当年学生中的于允贤、杨承佑、关德华、张均泰和邢惠兰近日重回校园,5位“80后”老人们将珍藏了六十余年的日记郑重捐赠给母校——第165中学,并与年轻的学生们分享自己的青春岁月,激励孩子们不忘初心,勇担时代重任。

已经被保存了六十多年的日记本,封皮完整,印制的红色团旗几乎没有褪色。翻开日记,50余篇团小组日记,时间跨度从1954年12月至1955年9月。关德华是这本日记的发起人,她回忆:“当时希望通过记日记,让我们加强了解,把内心的话说出来。”

前段时间,一位老校友因身体原因住院了,老同学们去探望时提到了珍藏已久的日记,都觉得应该捐给学校保存。日记入藏校园当日,学校特意给5位捐赠者制作了一套复制品,供她们永久收藏。

165中相关负责人说,女十一中是165中的前身,曾涌现了一批为祖国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典型。请5位老校友讲她们自己的故事,希望激励学生们要树立远大志向,践行青春梦想,牢记祖国和人民的期望和嘱托,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责任编辑:耿娟(QL0009)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