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北京5月17日讯(记者 陈晨)“人工智能为教育赋能,就是要着力促进教有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实现终身教育。”在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上,北京市副市长张家明表示,北京将坚持人工智能和教育融合发展,让人工智能服务于更好的教育,让教育推动人工智能不断进步。
在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日益广泛,正在逐步融入教育核心场景、核心业务。张家明表示,北京制定了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发展行动计划,未来将通过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把北京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使北京成为人工智能教育应用、人才培育、科技创新、国际人才和健康发展高地。
人工智能可以打破地区和学校之间的资源壁垒,使优质教育资源跨时空整合、配置和流转,实现随时可学、随地可学、人人可学。北京推行的“双师服务”项目,通过人工智能精准匹配,为北京偏远地区的5万多名学生配备了24小时线上辅导教师。北京的“云桥学院”项目,借助人工智能技术,面向全国近2万名农村地区教师提供优质培训服务。
人工智能还可以精准定位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形成个性化知识图谱,智能诊断学习障碍,提供多样化、个性化、创新性教育服务,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据张家明介绍,北京有的学校应用“AI助教”,帮助教师处理重复琐碎的教学任务,评价课堂教学效果,给学生提供及时可靠的精准辅导,对学生进行多维度综合评价,不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此外,清华大学还建立了我国首个墓课平台学堂在线,目前运行了国内外一流大学的1900多门课程,课程和用户数量位列全球前三,为每个学习者提供免费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助力推动中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终身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