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教育> 正文
史家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利用博物馆资源夯实学生文化自信
2019-05-24 15:45 千龙网

微信图片_20190524154209

史家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利用博物馆资源夯实学生文化自信。图为史家小学人文科技部主任郭志滨

千龙网北京5月24日讯(记者 耿娟)“从陶俑的仪态、着装入手讲到今天的礼仪规范,再从2000多年前的青铜犀牛尊讲到环境保护,我们就像玩起穿越,从书本上的符号世界走向了真实的世界。”六年级学生张宝忠说。22日下午,在北京市东城区史家小学六年级10班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解读敦煌壁画上的传说故事、讨论东西方文化的融合,感受敦煌开放、包容、崇尚唯美的城市精神。

记者了解到,史家小学改变传统的说教形式,将博物馆资源引入到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与自信中。

史家小学人文科技部主任郭志滨表示,道德与法治课要贴近孩子的生活,基于学生的视角去看待世界。课堂上教师更加关注博物馆资源背后的文化价值而非文物的属性,利用文物的文化内涵来夯实学生的文化自信。

“传统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通过讲故事教孩子认识生活中的一些规律、常识,培养学生守规则的意识。但现在,这门课还承载着对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郭志滨说,学校将博物馆里的有效资源转化成教育资源,为国家课程服务,这让课程更加鲜活真实。

据了解,史家小学还与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建筑博物馆、北京古代钱币展览馆等多家博物馆深入合作,进行课程研发保证课程的科学性和严谨性。研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悟课程》,简称《博“悟”课程》该课程包括两个课程体系即《漫步国博》系列课程和《博悟之旅》系列课程。

“国宝陈列成为孩子们“好奇心的陈列柜”,文化瑰宝成为孩子们学习的“新路径”。孩子们在课程中能够深刻的感悟到祖先的智慧,人类社会发展的脉络,从而主动建构其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从而让学习真实发生。”郭志滨说。

责任编辑:耿娟(QL0009)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