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教育> 正文

程家骏:缝纫机

2019-06-26 09:49 千龙网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在国家博物馆进行了“伟大的变革”展览。在寒假期间,我来到了这里参观了此次展览,感受了我们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还有我们家庭的变化。特别是在北侧二层的“时光博物馆”,使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来到“时光博物馆”,眼前都是我从未见过的,时光杂货铺、年代照相馆、奇妙时空屋,走着走着看到了一件我认识的物件——缝纫机,因为家里也有一台这样的缝纫机。七八十年代,居民日常生活离不开“缝纫机、黑白电视机、自行车,这老三件”,而现如今的生活已经被现代化的电器取代了。

听姥姥讲家里这台缝纫机已经三十多年了,还是妈妈很小的时候买的,那时候还得凭“票”才能买到。有了缝纫机,家里的缝缝补补就轻松多了。裁裤边、缝窗帘、缝被罩、做简单的衣服等等,省时又省力。在我小时候,姥姥还用缝纫机给我做小枕头、小被子、小裤子。慢慢地,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生活的追求不断提高,几乎都不用这种老物件了,而是到商场或者是在网上购买自己喜爱的衣服和居家用品。

经网上查阅资料,了解一些关于缝纫机的发展。 1905年,上海首先开始制造缝纫机零配件,并建立了一些零备件生产小作坊。1928年,由上海协昌缝纫机厂生产出了第一台44-13型工业用缝纫机。同年,上海胜美缝纫机厂也生产出第一台家用缝纫机。 不过当时的缝制设备市场主要由美国胜家公司垄断。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缝制机械工业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行业经历了改组、改造阶段,公私合营、兼并合作,进行了合理的分工,形成了一批骨干企业:如上海的切、昌、惠工、飞人、蝴蝶和天津缝纫机厂以及广州的华南缝纫机厂等缝纫机生产厂家,主要生产普通家用缝纫机和低档工业用缝纫机。

虽然家里的缝纫机已经成为摆设,但它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更是一种回忆。我们国家正在向人工智能化发展,反映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而且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在逐步实现。

“时光博物馆”带我认识了一些从未见过的老物件,更让我对家里这台缝纫机有着一种强烈的家国情怀,改革开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改变,使我们的生活充满了色彩!

责任编辑:陈晨(QL0017)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