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四月天,乍暖还寒。我校初二年级全体同学前往国家博物馆进行了“四个一”综合实践学习活动。
中国国家博物馆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与人民大会堂遥相呼应。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历史博物馆,馆内丰富的收藏和陈列,展现了中华民族祖先开创至今的五千年悠久灿烂的文明史诗。系统收藏反映中国古代、近现代、当代历史的珍贵文物。这不光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更是中华几千年历史的见证者。浓厚悠远的历史墨香氤氲在博物馆的每一个角落。这里似乎是过去和现在的交错点,既有着现代建筑的简洁大气,亦具有经过时间沉淀的庄重宁静。与其之外熙熙攘攘,车水马龙的长安街仿若两个世界。
而后我们去楼上观赏了历史上的各种艺术品,中国信奉佛教,就不乏有很多不同姿态的佛。还有青铜时代的各种青铜器,犹属鼎最为常见。而这其中最令我难以忘怀的当属后母戊鼎。后母戊鼎厚立耳,折沿宽缘,直壁深腹平底,腹部呈长方形,下承四中空柱足。器耳上饰一列浮雕式鱼纹,首尾相接,耳外侧饰浮雕式双虎食人首纹,腹壁四面正中及四隅各有突起的短棱脊,腹部周缘饰饕餮纹,均以云雷纹为地。足上端饰浮雕式饕餮纹,下衬三周凹弦纹。
腹内壁铸有"后母戊"三字。字体笔势雄健,形体丰腴,笔划的起止多显峰露芒,间用肥笔。该鼎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而作,造型厚重典雅,气势恢宏,纹饰美观,铸造工艺高超,亦是已发现最大的商代青铜礼器。后母戊鼎是中国殷代青铜器的代表作,标志着商代青铜铸造技术的发展水平和中国高超的铸造水平。
除却其令人震惊的文物价值,其历史意义更不可小觑。
在古时,后母戊鼎是商王武丁的两个儿子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亲妇妌而制的。表达了其子对于其母的一片深切爱母之心。而这位母亲更是了不得。司母戊妇妌是商王武丁的三配之一,武丁的这位妇妌王后主要是一位农业专家,尤其擅长种黍;也从事征伐、祭祀、先导、进贡等一系列王室活动。同时妇妌也参与征伐,但是数量非常少,在卜辞中只见到她伐龙方的记载。如此一位能文能武的王后更令人敬佩。
而在近代,其更代表了全国人民共同保护国宝不被日寇掠走的重大历史意义。
1937年11月,安阳被日寇占领。后母戊大方鼎出土后,秘密运回村中,暂时埋到了吴培文的院中,用柴草伪装好。可很快就有人走漏消息,向当时驻东营飞机场的日本警备队队长黑田荣报告此事"大鼎落入了当时侵华日军的眼中。大家横了一条心,决心要把大鼎好好保护起来。之后日本人陆续连续派兵进村搜宝,几次均未得手。之后,吴培文花20大洋从古玩商处买了一个青铜器赝品,果然不久那赝品就被抢走了。为了保护大鼎安全,吴培文将大鼎秘密托付给自家兄弟远离家乡避难,直到抗战胜利才回到安阳。吴培文等乡亲为保护国宝,在吴家大院三次转移埋藏地,最终将其埋藏在吴家大院东屋,免遭日寇掠夺,直至抗战胜利。
一件青铜器,见证了世间万物的沧海变迁,时代变换。一个后母戊鼎穿越时间长河,牵出了许许多多感人肺腑,难以忘怀的英雄故事,更引出了许许多多以国家安危为己任,不顾自身,令人敬佩的英雄人物!
一个博物馆的价值,不在于教化,而在于启蒙!
一个博物馆的价值,不在于它有多宏伟、有多现代、有多少古董,而在于它的思想、它的视野、它的价值观、它带给观众的启迪和它所传递的精神!
从古朴的青铜器遥想燕赵悲歌,从一件件珍贵文物中获得了美的享受与艺术的熏陶,感受着了祖国历史的厚重,中国五千多年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找寻文化传承的脉络。一个个英雄故事组成了中华历史,一个个英雄人物构成了中华民族。若我中国少年强,何惧梦远不难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