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教育> 正文

郝键翔:驿使图

2019-07-18 09:48 千龙网

现在的人们,如果想对不在身边的人说句话,只需要手指轻轻一动,就能让千里之外的人马上得到消息。然而即使我们很少使用信件了,物件还是要有人送的。因此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中国邮政。

如果你见过中国邮政储蓄绿卡,就会发现图案上一个显眼的人物——乘着一匹千里快马,手中紧握文书,他就是驿使。如果你又有幸去过甘肃省博物馆,那么一定会发现这位快马加鞭的驿使竟然是一位墓穴中砖石上的形象。1982年,中华全国集邮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原邮电部发行的纪念章就是以他为图案。1994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发行了首款全国通存通兑银行借记卡性质的储蓄绿卡, 卡面图案也是“驿使图”的线条。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日行千里的“骑士”长着清秀的“四观”,唯独没有嘴。这体现了中国古代传送文书的保密性,要求传令兵守口如瓶,严格保密。

甘肃省嘉峪关市有一个僻静的村子叫野麻湾,村后的戈壁滩有一些突出地表的土丘,一直是村中拦路的障碍。直到1970年的两个羊倌无意间发现了这群内藏大量砖壁画的隐秘墓葬。“土丘”之下一千四百多座魏晋时期的地下画廊让考古学者大为惊叹。洞窟中的石砖都是一砖一画、笔法简练、形象生动,让人们认识到了魏晋时期的艺术风格和生活场景。壁画在此的完好保存得益于西北地区的稀少降水和建筑师的巧妙设计:墓室中央有垂下的铁丝,置有油灯,用七层砖堵死出口后,油灯燃尽氧气,形成无氧环境大大减少了墓穴的腐蚀。这处比莫高窟时期还早的珍宝让人们认识了魏晋这个文化过渡时期的景况,洞中简直是一砖一故事,引发了人们的想象。

人们对信息的获取程度与速度是进步发展的一大影响因素。中国邮政的发展从古到今也十分有趣。远古社会出现了“以物示意”的方式;从甲骨文的记载来看,可以认为在殷商盘庚时期,已出现有组织的通信活动;奴隶社会后出现了“击鼓传声”和“烽燧烟火”的方式传递;周代战争频繁,军事通信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最为著名的是最早的密信——阴符与阴书,而利用邮车、快马传递官府紧急"简书"的邮传制度已大大发展起来,成为家喻户晓的事情;春秋时有了驿站的雏形,战国以后出现了符节作为信物;秦统一中国后,建立了以咸阳为中心的驿站网,形成了我国最早的邮驿法;此后,中国的邮驿文化发展迅速,汉武帝时,在河西走廊“设四郡、据两关”,出现了快速、准确、安全的和现代一样的邮递要求;隋唐建成了以首都长安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驿路网,《大唐六典》记载唐代全盛时共设驿1639个,其中陆驿1297个,水驿260个,水陆相兼的驿86个,从事邮驿的人员达2万余人;。清代的邮驿由近2000个驿站、7万多驿夫和14000多个递铺、4万多名铺兵组成的清代全国邮驿组织,规模庞大,星罗棋布,网路纵横,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超过了以往的任何朝代。这种传书方式历代有不同名称﹐早期称传﹑遽﹑邮﹑置等,汉称邮驿,元以后多称驿站。

然而政府所建的驿站都只用来传递官府文书。大约在唐代,在长安、洛阳就出现了专门为商人服务的“驿驴”。我国民信局产生于明代永乐年间,1935年一月一日,由于外国的各种排挤,民信局全部停歇。解放以后,中国邮电终于获得了新生,后来邮电分营,就变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绿色邮政车和你钱包里的邮政储蓄卡。

责任编辑:陈晨(QL0017)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