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教育> 正文

张智雄:景德街牌楼

2019-08-26 16:07 千龙网

在中华民族浩繁众多的传统建筑中,牌楼(牌坊)虽属于寺庙、陵墓、衙门、园林、街道等主要建筑的装饰“小品”,然而却具有旌表褒奖、宣传标榜、道德教化、装饰美化等极为丰富的人文内涵。因而,牌楼被公认为是中华文化的一个象征,华夏文明的一个标识,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古往今来,神州大地,坊影翩翩。当我首次看到北京首都博物馆礼仪大厅的“景德街”牌楼时,就被它那古朴端庄、丰神隽拔的风采所迷醉。此牌楼为三间四柱七楼式样,高达10米,宽约22米,四根耸立在汉白玉石基上的红色立柱,支撑着金龙合玺彩画的坊额和覆盖着绿色琉璃瓦的楼顶。大小坊额及高栱间有两层透雕的龙凤板,大花板为双龙祥云纹,小花板是龙凤祥云搭配相间。牌楼正中间的蓝色匾额上,刻有“景德街”三个夺人眼球的金色大字,各个楼顶均为绿色琉璃脊吻兽。整个牌楼充分体现了京都皇家建筑的气度和风韵。它是首博礼仪厅堂的画龙点睛之笔,使整个大堂在空间、平面布局上达到完美的境界,堪称首博的镇馆之宝。

从牌楼匾额上的“景德街”三个字可以看出,它原来是坐落在北京历代帝王庙前的景德街上,属帝王庙建筑整体格局的一部分。可早就听说它在20世纪50年代就销声匿迹了,时过半个世纪,缘何在首博又重现真身了呢?后来,通过阅读《梁思成传》和查找相关资料,终于读出了它艰险、幸运的历程及梁思成保护北京古城文物的良苦用心。

此牌楼于明朝嘉靖十年(1531年),随历代帝王庙的兴建而营造,共两座,挺立在帝王庙景德大门东西两侧,横跨阜成门内大街。因两牌楼间的百米路段称景德街,故称“景德街”牌楼,或“景德坊”,“景德”二字为“景仰前辈功勋,推崇先人德行”之意。

追溯“景德街”牌楼的变迁需从“梁陈方案”说起。这座逾有四百多年历史的牌楼,其命运在20世纪50年代初却发生了逆转。那时正是新中国建立之初,为建设一个新型的首都北京,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市政改造和市政建设高潮。为了完整地保护北京古城的历史文物,时任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兼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的梁思成先生与都市规划专家陈占祥合作,向中央及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新旧两利的《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位置的建议》,也就是著名的“梁陈方案”。方案的基本理念是在首都西郊设立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以五棵松为中心建设一个新北京。按原貌保存古城,使它成为一个历史博物馆。

“梁陈方案”一提出,就遭到当时援建首都北京的苏联专家团的强烈反对。他们要求仿照莫斯科以红场为中心设立行政中心的模式,即以天安门为行政中心,向四周逐步扩建。当时,由于某种思想观念,致使新旧两利的“梁陈方案”不但未被采纳,而且梁思成还被严厉地批判,遂使苏联专家授意制定的方案《对首都建设计划的意见》顺利实施。

实施苏联专家提出的方案,就是梁思成最反对的拆除城墙、城楼、牌楼等古建筑。“梁陈方案”梦碎后作为勇于负责的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面对保护北京古城文物的种种困难,他丝毫没有气馁和退缩,依然不屈不挠地采取“步步为营”的策略,能保一处是一处,能保一件是一件。他曾连续不断地发表文章,或直接上书北京市和中央领导,陈述保留城墙和城楼的理由。他在同主拆派的博弈中说:“我们不要忘记,这一切建筑体形的遗物,都是古代多少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杰作,虽曾为帝王服务,被统治者所专有,可今天已属于人民大众,是我们大家的民族纪念文物了。”

于是围绕着牌楼拆与保展开了一场“争斗”。主张拆的一方认为牌楼妨碍交通,必须拆除。主张保的一方的代表梁思成据理反驳,提出了“可以用街心广场转盘方式来解决交通上的问题”。他还以“景德街”牌楼为例,用富于诗意的语言,特意向中央领导描述了牌楼对装点古城风景的重要性。他说:“牌楼装点着首都景观。比如景德街牌楼,从它的东面向西面望去,有阜成门城楼的依托,晴天时可以看到西山,尤其傍晚的落日时特别美。”在梁思成看来,牌楼具有一种衬托北京整个市容风格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妥善解决牌楼问题,北京市政府通过多方调查研究,最后做出了保、迁、拆三种处理办法。即在公园、坛庙之内的可以保留,大街上的除了国子监、成贤街的牌楼外,其余的或迁移或拆除。景德街牌楼是1953年夏天被拆除的。梁思成对此牌楼爱同拱璧,他认为在北京所有的牌楼中,不论是造型还是雕工,景德街牌楼都是最好的。在梁思成的请求、呼吁下,景德街牌楼得到了特别关照——拆除收藏。拆除前梁思成对其进行了多角度的拍照、测量构件、绘制图样。拆卸时他不准用锯,以保持构件及榫卯的完整性,并对构件逐一进行登记。拆除后将其封存在古建筑博物馆的仓库中。对景德街牌楼的拆除,梁思成痛心不已,伤心落泪,他心中仅存一个梦想,将来有一天将存放的部件重新组装,让它在一个适宜的环境中再现昔日的辉煌。

梁思成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2003年底,北京古建筑博物馆的修复人员接到一项特殊的任务——重新修复、安装仓库中的景德街牌楼。2005年12月,新落成的首都博物馆正式开馆,复原后的景德街牌楼以新的姿态展现在首博宽敞明亮的礼仪大厅。按照原初的修饰风格,牌楼的正面进行了重新绘制,其背面根据“修旧如旧”的原则,保留了原貌。一正一反,既保留了古代文明的源远流长,又彰显了日新月异的现代气息。

可惜,为保护此牌楼用心良苦的梁思成先生没有等到这一天,早在1972年就驾鹤西归了。如今,景德街牌楼被安放在首博大厅,是它重现真身的最佳选择,这不但是对梁思成先生最好的追念,更是对世人加强历史文物保护的昭示、教育和鞭策。

责任编辑:陈晨(QL0017)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