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博物馆门口,一阵清风吹过,带动了我的衣襟,也捎起了我的思绪一同回到了那座令我心生敬意的博物馆。
中间那一排排茶具在展柜中绽放着独特的光彩,陶胚上若有若无地覆着一层支离破碎釉,釉上画的或是仕女,或是花鸟,或是山水又或是一段行云流水的书法。我仿佛回到了唐朝,我的眼前是一群文人在流觞曲水,一众文豪举杯作诗的场景。恍惚间又是一幅仕女为从西域远道而来的贵宾斟茶的图景。一转头,仿佛又见到了一幅百花齐放 百鸟争鸣的场景。
国家一片繁荣,社会一片安定,百姓生活幸福,这三句话便可概括我眼前的所有图景。我看着四周围,仿佛已经回到了唐朝,看那车水马龙,看那盛世大唐!
何必要去花大价钱争夺国外华而不实的茶杯,规规矩矩的一盏圆杯即可。一壶茶,一个座位,一本书便可安适地度过一个下午,况且,一个杯子,一张卡,一个下午的等待竟只为拍照显耀,这恐怕不是大国风范吧!
尝一口手中的茶,好香!那是自然的最无私的馈赠。入口醇香却不厚重,甘香却不甜腻,清凉却不冰凉,这才是茶,这才是好茶,这才是中国茶!
不是茶的味美遮盖住了茶具,而且古朴精致的中国茶具显现出了茶之味美。中国茶具和中国茶搭配之巧妙令世界震惊,天衣无缝也不过如此罢了!
是否是我未曾仔细观察过这些茶具?此刻的他们为何如此这般的美丽,杯口上嵌着一圈铜边,杯底刻着几个方正的汉字,杯身上画着中国画,祥云纹,景德镇制,百鸟朝凤图,画面优美,意蕴丰富。
一看到碧绿的茶水,一看到锃亮的茶杯,一看到圆润的茶壶就又倍感亲切,心中的躁动平息了,急切的呼吸平缓了,匆匆的脚步放慢了,我们又回到了温润如玉的样子。
种种茶叶,种种茶汤,众众品茶人,唯此杯一盏。茶不能永存,人更不能。茶具却能跨越千年让我看到,真不愧为中国茶具!尽管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尽管曾流落异国他乡,尽管曾被尘土掩埋,但他一旦回到了祖国,祖国母亲就向他张开了怀抱,为他洗去的一身的尘埃,他除了身上有一些老旧的伤疤外再无其他缺陷,在我眼中,这身份也并无不雅,他在我眼中是完美的!
幸好我生在这片土地上,幸好我是华夏子孙,幸好我是中国人!幸好我还能品茶,幸好我还略懂茶具。身为一个中国人,如果连茶具都不会使用了,那可真是忘了“本”了!可现在的潮流是什么?是网红的早餐杯,是有格调的咖啡杯,是运动达人的奶昔杯,是佛系女孩的保温杯,他们都被用来泡茶,可……茶具呢?在西方的茶具依然备受夫人小姐们喜爱,可中国茶具的使用人数缺在不停减少,使用中国茶具的基本上都是老年人,当这一代老年人离去后,老年人的市场里茶具也将鲜为人知!我将手中的茶一饮而尽,杯中的字露了出来。
福!是啊!这都是福!生在这片土地上是福;身为炎黄子孙是福;做一名中国人是福;能使用中国茶具更是一种福!我的人生虽然刚刚开始,却已五福临门!这真是一种幸福!
啊!请不要崇洋媚外,也不要盲目追捧,更不能忘“本”!老祖宗传下来的,咱新一辈一定做好继承!
咦?我一睁眼一闭眼的功夫,手中的茶具去哪儿了?我周围的盛世大唐去哪儿了?待我站定,仍然置身博物馆,四周仍是茶具,充盈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气的气息。
我仿佛听到有人呼唤我,忽的,周围变得一片空白,我四处寻找呼唤我的人,却一无所获。远处,好像是人在向我招手,我快速地跑过去,他是陆羽!那位茶圣!我刚刚即将触及到他,他却忽然一闪,不见了。我再看看手,仿佛还留着一丝茶香,我就把这厮茶香别在了衣襟上。
又一阵清风吹过,吹动了我的衣襟,把那丝茶香又吹回了我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