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教育> 正文

韩乐然:曾侯乙编钟的故事

2019-12-10 14:50 千龙网

曾侯乙编钟,战国早期文物,出土于1978年的5-6月份,在湖北省随县(今随州)的擂鼓墩古墓中取出了迄今为止全世界最大、数量最多、时间最早、制作最为精美的整套编钟。同时出土的还有一套编磬,及鼓、琴等乐器数十件,古墓穴简直就是一座音乐厅。编钟共有65件,分三层吊挂在钟架上,基本上就是编钟演奏时的悬挂方式。       

曾侯乙墓是一个面积达220平方米、比长沙马王堆汉墓大6倍的“超级古墓”。当勘测小组赶到现场时,部队施工打的炮眼距古墓顶层仅仅只差不到一米的距离,只要再放一炮,这座藏有千古奇珍的古墓就会永远不复存在。

1978年5月22日凌晨5时,墓室积水抽干后,雄伟壮观的曾侯乙编钟露出了它的真面目,当时所有在场的人都被这座精美绝伦的青铜铸器惊呆了:历经二千四百多年,重达2567公斤的65个大小编钟依然能够整整齐齐地挂在木质钟架上。       

1997年香港回归的夜晚,由谭盾演奏的那一曲《1997--天、地、人》。在北京奥运会的颁奖曲里,在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里,在埃及卢克索神庙里,都响起过曾侯乙编钟的声音。那一声声的钟响诉说了曾侯乙编钟在2400年前的故事.       

其实,在曾侯乙编钟制作成功的那段时间,在它的身上还发生过一段传奇的故事,因为它,曾侯乙才得以保全了性命,那么故事是怎么样的呢?       

在战国年代,曾国是编钟第一大国,曾侯乙身为曾国首领,由于足智多谋,深受楚王的排挤,楚王一直想要找个理由好好修理一下曾侯乙。恰好,那时楚国因为要铸造编钟给了曾国500斤青铜让曾侯乙打造,由于楚王怕曾侯乙拿这青铜打造武器,于是那天造访曾国,只要有点蛛丝马迹就立马拿下曾侯乙。来到,曾国后楚王就问曾侯乙那些青铜的去向,曾侯乙说都拿去铸钟了,楚王不信。编钟哪有用那么多青铜的。曾侯乙带楚王来到了编钟的打造地,给楚王看了那一套恢弘的曾侯乙编钟。楚王看后,被曾侯乙编钟所折服,但是内心还是不相信。曾侯乙明白楚王的心思,于是他拿来击钟木,为楚王演奏了一首乐章。并询问了楚王一个问题,是否听出了钟声的玄机。当时,楚王也是较懂音律,立马就明白了曾侯乙编钟的钟声是一钟双音,也就是绝对和平共处的意思。楚王,十分满意,并把这套编钟赠与了曾侯乙。      

因为这一套编钟曾侯乙得以保全了自己,更是给后世留下了乐器历史上的传奇宝藏,如果你有幸的话应该去博物馆里看一看曾侯乙编钟,有幸的话去聆听一下曾侯乙编钟的清脆乐音,那一段传奇的故事,那一段传奇的历史,完全在钟声中为你完美演绎!

责任编辑:陈晨(QL0017)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