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瓷器简洁朴素,却又不失庄重,元朝的青花瓷磅礴大气,纹饰却精巧细腻,而清朝的瓷器不仅色彩丰富,其瓶形也十分怪异,给人一种反差的美。
首博的瓷器展厅中,“粉彩仕女图双耳瓶”便是清朝的一件十分精彩的瓷器。
两个瓷瓶的瓶形倒无特点——撇口,缩颈,长圆鼓腹,颈部各有两只出戟耳,只是其中一只口沿残损,而它们最为精妙的部分便是纹饰。
两瓶纹饰相同,瓶体上粉彩描绘有“仕女读书,仆人携琴”的形象,人物刻画很是生动,笔调流畅、调色典雅,看着这仕女图,不禁浮想翩翩。
这图上的仕女,一定是哪家的小姐,或许是因城中喧嚣,又或是因情相思,从家出走携仆人外出游玩至此,而这里,兴许是一片桃园,有可能是一座花园,不是微风徐来,在夏日倒也有些幽冷,一行人默默向前走,不远处有一块大石头,仕女走过去慢慢坐下,仆人站在一旁,准备放琴,仕女摆摆手,又摇摇头,从衣襟下拿出一本书,这是她也许会说:“平日喧嚣,一书难求,在此僻静之地,不如读书。”也许,平日里练琴练唱早已厌烦了吧,在这宁静的郊外,溪水声相伴,有落英为舞,还有书香为侣,少了琴声、歌声的生活像是另一世界,就让她歇歇吧。
仕女读着书,神情专注,仆人站在一旁,手中抱着琴,她静静地注视着仕女,在这宁静的地方,只有她更了解仕女了吧?两人从中午到傍晚,仆人总想说些什么,却不想打破这一份祥和。可是着终究是短暂的,夜幕降临,两人一前一后,不舍地再次回到闹市之中。
对于这幅纹饰,我心中尽是感慨与同情,仕女本应是千金小姐,可只是物质上的满足并不能使她真正获得快乐,仕女的自我世界,只有她自己才会明白吧。
回过神来,纹饰依然只是静静不动地画在白瓶上,可是脑中的想象却早已随纹饰到了另外一个地方,那就是工匠的心吧。
其实,不论是哪个朝代制造出的瓷器,它的背后多得是有趣的故事,只是需要我们的发现,我们对文物、对历史、对文化最衷心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