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教育> 正文

周子乔:御制碑

2019-12-10 16:09 千龙网

 

记得在小学时,我就曾有幸参观过北京的首都博物馆。它坐落于长安街西延长线上,白云路西侧,复兴门外大街16号,是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博物馆。当我来到外围时,我就被它庞大的馆身和独特的设计所震撼,它大气蓬勃的样子无不彰显着首都的魅力。              

而在我凝视着它身体时,我却被它东南侧一个不起眼的石碑所吸引了,这是一个不高但是很健壮的石碑,他并不是多么的引人注意但却必不可少,如果说博物馆是一位庞大的巨人,那么它就是一只健壮的臂膀,它撑起了整个博物馆的文化沉淀和肩负起了时代所赋予的象征意义……

再回到家中我还是久久无法忘怀它的身影,于是我就深入了解了一下——在首都博物馆前广场的东北角,矗立着一块高6.7米、汉白玉石材的巨大石碑。这就是目前京城最大的石刻文物、首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乾隆御制碑。在北京永定门外燕敦,同样也矗立着一块以满、汉文刻着乾隆皇帝御制《帝都篇》《皇都篇》的巨大方形清代碑刻。 两块碑都刊刻于250多年前,碑的内容、形制也基本相同。同样内容的乾隆御制碑,为什么刊刻了两块,至今仍是待解之谜。但作为首都博物馆唯一的室外展品,乾隆御制碑不仅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看、研读,更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和象征意义。该碑由碑顶、碑身和底座等部分组成。其中碑身为146平方厘米截面、高320厘米的方形石柱,四面刻有满、汉两种文字,内容为《帝都篇》和《皇都篇》。汉文部分与《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九十,《郊埛南》所录《帝都篇》《皇都篇》的文字基本相同,唯该碑文结尾处有“乾隆十有八年(1753)岁次(在)癸酉孟夏月御笔”字样,其后有乾卦圆形章和隆字方形章,这些字和章《日下旧文考》未录。《皇都篇》主要描述北京自唐虞以来的历史沿革和有清以来的富庶兴盛景象,集中表现的是“居安思危”的治国理念。诗中说,以北京为中心的古幽州地区上方有北斗七星之一的开阳星的照耀,所以自唐虞即尧舜时代起就是作为古九州之一的北方重镇,辽、金以来北京成为辽南京和金中都,成为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以此为都比汉唐长安更具有其优越性。所以元明清三朝都定都于此。有清以来国内政治稳定,京师富庶,市场繁荣,可谓如日中天。但是,乾隆皇帝在该诗结尾处却说:“富乎盛矣日中央,是予所懼心彷徨”。意思是:尽管大清政权巩固,京师繁荣,如日中天,但乾隆皇帝仍心存警惕,彷徨担忧,表明居安思危之意。

经过了深层次的了解,我逐渐对它有了了解和自己的看法,于是这诱导了我与它的第二次见面。说到这时我很感谢较为给了我又一次去国宝的机会,它还是那么的熟悉,更让我梦寐以求的是那块一直屹立在东南侧的那块石碑。它一如既往的沧桑,蕴涵着历史沧桑崔变的石碑难道会对我的离别有感觉吗?我自嘲的笑了一下,却如一位许久不见的老朋友办坐在它身旁,把上次对他的冷落找回来。我仿佛将其它的事情都置身于身外,如缥缈云。只是静静的观望着它,它的腰身挺拔矗立,底部和头部的装饰都显得朴实无华,而一道金光忽然射到眼眶中,我被震惊到了,在这朴实的碑身上,我仿佛透过了历史的轮回看见了乾坤正豪情壮志的写着这篇文书,我仿佛能感受到这位古代帝王对于百姓的关心,更生动具体地表达了乾隆皇帝“在德不在险”和“居安思危”,这份重要的历史文献一直保留到了现在。它已不仅仅是一块简单的石碑,它更记录了历史,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献;他已不仅仅是一块表面斑驳的石块,它更给予了启示,是我们祖祖辈辈要学习和保存的无价之宝

这就是我与它之间的故事,并不长,但久;并不密,但深;并不神秘,但不平凡。这就好似人生中的一次相遇,匆匆地来,匆匆地走。但我对于文化的感悟却还依旧久久地徘徊在心中……

责任编辑:陈晨(QL0017)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