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教育> 正文

苏楠:青花凤首扁壶

2019-12-11 15:31 千龙网

14000年前,我国出现最早的原始陶器。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印纹硬陶,不用印纹软陶的易熔粘土,而改用一种含Fe2O3较低的、较纯的粘土,烧成温度已提高至1100℃左右,与瓷胎已比较接近,烧造温度开始接近瓷器。为原始瓷的产生做好了准备。

原始瓷属于瓷器生产的早期和低级阶段,继印纹硬陶出现后,夏代晚期才出现“原始瓷”,但出土物不多。商周原始瓷生产又有了很大的发展,在浙江、江西、江苏、福建、安徽、河南、陕西、山东、山西等地都有出土。经不断发展,东汉烧成青釉瓷。完成了陶器向瓷器的过渡原始瓷器胎以灰白为主,也有灰色较淡或较深,少数呈褐色,一般较致密,略有吸水性。内外施玻璃釉,厚薄不匀,釉色青中带灰、青中泛黄、黄中带褐以至颜色较深的呈酱色。一般胎、釉结合不好,易剥落。胎的原料处理粗糙,有时肉眼可见到釉层下的粗颗粒石英砂和较大气孔。

原始瓷胎所用的原料可能类似于瓷石组成的粘土原料,因原料都就近取于地层表面,故含杂质较多,处理也不够精细,特别是Fe2O3和TiO2的含量有时也较多,使胎质呈灰白或褐色。原始瓷釉是粘土配以草木灰或其它CaO的矿物质,属高温钙釉。原始瓷烧成温度一般在1100~12

先来简单的介绍这件文物:这件文物名字叫:青花凤首扁壶收藏在首都博物馆该高18.7厘米,底径4.5厘米、口径4厘米、其造型奇特。壶流塑成凤鸟的头部,羽毛长而飘洒。壶柄拳曲作凤尾,配上用青花勾画的两翅垂至壶体两侧,下面绘缠枝花卉。好像凤鸟飞翔于花丛之中。通体施白釉,釉色白中泛青。青花色泽浓重艳丽,有晕敌现象。扁壶造型新颖独恃,将天鸡壶和马蹬壶的造型合二为一。配上精美的青花纹饰,相互衬托,使其更增添几分艺术感染力,是不可多得的元青花瓷珍品。

1970年时,北京蓟门桥元大都遗址,正准备建一些居民楼。在施工过程中,工人们偶然挖出了一些破碎的瓷片,他们也意识到自己挖到古董了。于是工地负责人立马拨通了考古部门的电话。也正因为如此,才让一件至宝重见天日。这些碎瓷片在文物局,考古专家对其进行了修复,竟复原出一尊元代时期的青花凤首扁,该文物是元代时期的奢侈品,专家们在翻阅了大量史料后,终于揭开了凤首扁壶背后的故事。尊凤首扁壶烧制年代为元朝末期。

元末当政者正是元顺帝,这位皇帝毫无雄才大略,更无上阵杀敌的血性,他见元帝国岌岌可危,便赶紧派一员大将前去镇压义军。

在选好出征将领后,他怕将领出征不能剿灭起义军,反过来会攻击自己,决定迎娶将领的女儿为妃,并允诺将领立功后,可将其女儿封为贵妃。

元顺帝为了安抚这位将领,还特意赏赐其女儿一大批财物,其中就包括这件青花凤首扁壶。父女二人自然十分高兴,抖擞精神,领兵前去镇压起义军。谁承想,这位元将并没有战无不胜的本领,朱元璋的起义军一个冲锋,他手下的元军就被杀散了,元将只得举手投降。

元顺帝接到消息后,气得七窍生烟,立刻传旨把将领的女儿缢死,以解自己心头之恨。可是,在赐死妃子后,元顺帝也冷静了下来。此时正值多事之秋,他不想再把叛将树成敌人,于是便差人选了块福地,准备厚葬妃子。在古代既然是厚葬,就得有金银珠宝陪葬,元顺帝心眼很小,于是便心生一计。他在妃子墓地的不远处,又寻了一块地,将所有赏赐妃子的宝物打碎,并全部埋了进去。令元顺帝没想到的是,这位妃子的衣冠冢还未建成,起义军已经兵临城下。在起义军的凌厉攻势下,元军很快土崩瓦解,元顺帝也仓皇北逃,至此之后,这件青花凤首扁壶也被留在此处,直到几百年之后,成为一堆碎瓷片被后人发现

是呀,在历史的岁月长河中,总会遗留许多古人的痕迹,对于我们来说,古人遗留的文物都是极为宝贵的财产,尤其是这些有精彩故事的代表文物,显得更有意义,更有看头,非常值得我们去解读并且珍惜它!

责任编辑:陈晨(QL0017)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