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除夕团圆夜,小区里静悄悄的。从阳台往外看,除了零零散散的几户人家亮着灯,就只剩那几盏路灯寂寥地站着,努力撑起一小片光幕。由于疫情,我们不得不取消一切外出活动,但春节的如期而至还是给每个人带来喜悦与期待,甚至因此暂时压下心中对疫情的担忧与害怕。
家中,电视里正播着春晚,小品演员的妙语连珠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喝彩。父亲坐在沙发上悠闲地品着茶,母亲忙着为祭祖做准备,我边看电视边端着手机,时不时低下头在聊得热火朝天的微信群里插上几句。在等待好友回复时,我习惯性地点开了朋友圈,却发现我的朋友圈又被刷屏了——就在昨天,南方医院医护人员的请战书霸据了我的朋友圈;而今天,则是关于南方医科大学医疗队正式去往武汉的新闻。我的南医好友们,纷纷在朋友圈向这些前辈们献上敬意与祝福。
打开朋友圈视频,我看到请战书上那一个个红红的手指印,看到医护人员们宣誓“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看到接送的大巴在人们的加油声中离去,内心百感交集,既敬佩于他们的勇敢与坚强,也感动于他们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还难过于他们放弃的阖家团圆。
“英雄就是普通人拥有一颗伟大的心。”这些医护人员,是最普普通通的父母、儿女、夫妻,是我们的老师、前辈,也是南医人、祖国的战士。“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这是医学生誓言,也是南医人的使命。在漆黑的夜里,他们背上医者的使命和众人的期望,于鼓舞呐喊声中踏上保家卫国之路,成为百姓眼中的英雄。然而,在光辉背后,没有人能清楚体会到,那些埋藏于他们心底深处的牵挂与恐惧。每天我都能在电视或公众号上看到南医战士们的抗疫生活,每个人的援鄂故事各有不同却又有着同样的艰辛。尽管如此,他们也没有轻言放弃。
南医前辈们的逆行之举,在激励着我的同时,也使我想起了选择南医的初心以及它所承载着的梦。小时候,我由于体弱,容易生病,母亲常常带我去一位中医老先生处看病。这一来二往地,便与老先生混熟了。某次与老先生闲聊,他打趣道,让我以后去当医生。上高中时,我身边的一位亲人得了乳腺癌。直至现在,我仍能清楚记得当初得知消息的那一刻,内心难以抑制的恐慌。当我坐在手术室外的椅子上,煎熬地等待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当我听到医生说,一切顺利;当我触碰到从麻醉中醒来的她冰冷的手,我才真正明白,医者对于病人以及其身边的人的意义。生命乃所有人最珍贵的东西,而医者,则是生命希望的延续者。于是,我立志当一名济世良医。
我怀着这样一个梦,为之努力奋斗,最终成为了南医大的学生。在这里,我遇见许多优秀的医者老师,他们引领着我正式踏入生命科学的殿堂,并从中领会到人体的奇妙与伟大。从这些前辈的身上,我深刻地认识到,医者,不仅要有好医术,也要有好医德。正如孙思邈于《大医精诚》所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无论是医学生,还是医生,都应秉承大医精诚之心,立下报国济世之志,必要时甚至要有身先士卒之勇。而他们对医学的忠诚和热情,也让我明白了医途学无止境,作为医学生,我们要有保持强烈的求知欲,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
此时此刻,我想念校园,想念医者老师,想继续追梦。飘风不终期,骤雨不终日,雾霭渐散,霁云可期。相信不久之后,我们便可相逢于校园,继续奋斗于医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