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读书,读书就是我的乐趣。我的老师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我对这句话至今印象深刻,它也因此影响了我。
在我刚上三年级的时候,才刚刚懂得读书的乐趣。在小学这几年的时间里我读过的书也不少,有《西游记》《三国演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等。
在我九岁那年,我开始读《西游记》这本书,这本书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本书。《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该书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开创作品。被尊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里面有一个我超级喜欢的人物是孙悟空,他是一个英勇无畏、不怕艰险、聪慧机智的一个人物。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越来越喜欢这本书里那个好吃懒做的猪八戒。他看似是一个非常懒的人物,但是呢,他只是隐藏了实力,其实本领很大。不是吗?在高老庄,想那孙悟空跟猪八戒从白天打到天黑也没打败他,结果是猪八戒听说来了取经人之后才自己跟着孙悟空去见唐僧的。
这部小说里最精彩的可能是“大闹天宫”这个情节,但令我最深入阅读的却是“过七绝山稀柿衕”那一回。面对烂柿子堆积而成的八百里淤泥,孙悟空束手无策。他想过使出法天象地之术,将烂柿子推开,但无奈持久力太差。最后,还是猪八戒亲自出马,使用法天象地的本领,变成一头巨猪,连续工作几天几夜,终于推出一条大道。可见猪八戒的法天象地之术,既威力惊人,持久力又强。这段故事读的时候让我不禁大笑,想象着巨猪拱泥的情景。
当然了,在读每一章回的时候,我都是非常细心地用铅笔批画我喜欢的句子和我喜欢的四字词语。这样,我就做到了阅读和积累的结合。例如“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句话出自《西游记》第2回;“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出自《西游记》第16回;“君子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出自《西游记》第53回……再如成语“心猿意马”也出自《西游记》,比喻人的心思流荡散乱,如猿马之难以控制。在《西游记》里,孙悟空是心猿,白龙马是意马。唐僧守住自性,一心不乱,就是要降伏心猿、意马,除去妄想。所以唐僧要用紧箍咒控制孙悟空,把白龙马骑在身下,用缰绳、鞍辔和鞭子挟制它。人不能放纵自己的欲望。这是佛家戒的思想。等到了孔子讲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阶段,戒就不需要了。所以悟空到了西天,紧箍咒自然脱落。可见,名著的内涵是博大而丰盛的。通过阅读和积累,我的读书兴趣越来越浓。
读书使人明智。《西游记》虽是浪漫主义神魔小说,但它写的是人事,进一步是人生,更进一步便是中国人的人生。对今天的我来说,《西游记》这部小说也许更像一个励志的故事:人生就要有所追求,为了实现理想而披荆斩棘,不为任何艰难险阻,以超强的韧劲和斗志战胜一切苦难,直至达到胜利的终点。
我爱阅读,我的兴趣就是阅读名著,感觉收获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