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教育> 正文
江乐壵:一枚银元
2022-05-23 17:10 千龙网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江乐壵

小时候,望着夏夜的繁星,父亲给还是一个懵懵懂懂小孩子的我讲过这样一枚银元的故事。

我家有几枚“老古董”硬币,最古老的一枚可以上溯到17世纪清世祖福临皇帝那个年代,不过最吸引我的,还是那枚陈旧发黑,有着一个弹坑的“袁大头”。这枚属于我叔曾祖父的银元,在抗日战场上,记录了一段战火硝烟的往事。

我的叔曾祖父是国民革命军的一位军官,具体什么军衔已无从考证,似乎是一个团长罢。八年抗战,他跟随川军南征北战,生死边缘,战斗了八年。

八十年前的一天,叔曾祖父随军转战湖南,路过一个小村庄,看到一位老奶奶伤心的流泪。他问发生了什么。奶奶说,她靠卖点东西补贴家用(卖什么也已无从考证),不幸遇到了骗子,被骗了一枚假袁大头。叔曾祖父于是拿自己的所有军饷——不过几枚银元——买下了老奶奶所剩不多的东西。老奶奶很感动,坚持要把多余的银元还给叔曾祖父,还把剩下的零钱也换给了他。战场上,钱财只是身外之物,叔曾祖父随手放到胸前的口袋里,并没有将这件小事挂在心上。

来到前线阵地已经日上三竿,日军精锐部队向装备简陋的川军阵地发起一次次的冲击,很多将士都阵亡了。尸体堆成小丘,染红了脚下的黄土地。太阳渐渐西斜,直到日落时分还未结束。天色渐暗,激斗一天的将士们与前来支援的援军换防,士兵却已经只余不到半数。山野渐渐褪去战斗的余嚣,叔曾祖父这时才发现上衣口袋里的异样。他掏出硬币惊讶的发现,那些硬币已经被一枚流弹射穿了,那枚流弹嵌在硬币当中,正好打在最后一枚银元上,打出一个小小的凹槽:硬币救了自己的命。倘若没有那些硬币,倘若没有帮助那位老奶奶,叔曾祖父可能已经像其他战友一样,永远长眠在这片大地上了。

最终,叔曾祖父还是战死在沙场上,去世的时候很年轻,还没有成家,更没有子嗣。家里人曾经多次要求他成家,可是得到的回复总是“日寇未灭,何以家为”。 他生前和我曾祖父关系很好,把这枚银元留给我曾祖父做个纪念,曾祖父将这个银元传给了我爷爷,于是这段故事薪火相传了下来。在我小时候,这只知道这是一个抗战故事。长大后,父亲告诉我它的背景,我才明白,所谓川军,不只是一个名字,不只是一众士兵,更是川军这二字背后的精神,背后铁与血的荣耀。

八年抗战,四川作为中华民族抗战的大后方,是国民革命军主要的兵员来源地。抗战时期,叔曾祖父隶属的川军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居全国之首。就是这样一支军队,民族危亡之际,以国家利益为重,深明大义,慷慨赴死,用劣质装备,无数次与装备精良的日军殊死战斗。国民政府统计,川军在抗战期间参战人数达到350万,占全国1405万参战人数1/4,每五个阵亡的战士之中,就有一个川军战士。而川军高级将领,同时是第七战区总司令的刘湘将军说过这样一句话,更是彰显着川军保卫家国的决心:“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

摸着冰凉的银币,硝烟味伴随着早已暗淡的鲜血,跨越百年时光,铭刻在依稀辨认的字迹上。当目光凝聚在那个浅浅的弹坑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了远方的硝烟弥漫,战火纷飞。战火穿越历史的风尘,历史翻过生死的诗篇,如同那段遥远却漫长的时光,永远铭刻在国人同胞心中。

作为一个骨子里流淌着川军血脉的我来说,是一种激励,也是一种目标。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漫漫前路,定当与川军精神同行,与十四亿同胞同行,踏上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征程。

责任编辑:任梦婕(QL0018)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