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教育> 正文

破解培训属性辨识难,9个双减试点城市实现分类鉴别机制全覆盖

2022-09-19 09:26 北京日报客户端

来源标题:破解培训属性辨识难,9个双减试点城市实现分类鉴别机制全覆盖

今年以来,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等9个全国“双减”试点城市聚焦解决隐形变异培训问题,打出治理“组合拳”。教育部日前发布校外培训阶段治理成效:目前,9个试点城市已全面建立市区两级培训项目分类鉴别机制,在全国率先实现区县覆盖率100%。

试点城市增强违规培训线索摸排能力,通过市民热线、群众投诉等拓宽线索来源渠道,聚焦重点主体、易发场所、高峰时段,将有违规培训记录、已压减未消课退费、举报投诉较多的培训机构纳入排查台账,加强对商务楼宇、居民区等巡查复检。

今年暑假期间,教育部开展了校外培训“监管护苗”暑期专项行动,排查学科类和非学科类培训机构39.82万个次。查处3556家证照不全机构违规开课、5860人次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39家非学科类培训机构恶意涨价行为,涉及涨价资金已全部退还学生。“双减”前的“培训火热”问题在今年暑假没有发生。

聚焦培训项目属性辨识难,试点城市进一步完善了学科培训行为界定、内容鉴别、违规培训判别等工具,着力破解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开展学科培训问题,防止出现打“擦边球”。目前,9个试点城市已全面建立市区两级培训项目分类鉴别机制,在全国率先实现区县覆盖率100%。北京印发《治理违规学科培训工作指引》,绘制隐形变异违规培训的20种“典型画像”,指导基层精准开展违规培训识别查处工作。

围绕违规行为处罚难,各试点城市对重点机构由教育、文旅、市场、公安、消防、属地等共同调查取证,综合运用罚款、通报、责令关停、吊销营业执照等措施,形成执法整体效应。通过主流媒体对典型案例进行集中通报曝光,截至目前,沈阳市、广州市、成都市、威海市、长治市已公开曝光680起违规案例,一批涉及“研学旅行”“众筹私教”“高端家政”等隐形变异违规培训的机构和个人被曝光。

责任编辑:任梦婕(QL0018)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