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中,爸爸妈妈带我来到了国家博物馆进行参观。博物馆地下一层的《古代中国陈列》是中国历史的精华,是迄今为止中华文化最精美,最珍贵的国宝集合。它凝聚了我国从古猿人开始的远古时期、到夏商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辽宋夏金元时期和明清时期共八个时期的文明。
在参观夏商西周时期时,我了解到了中国青铜器最早出现于夏朝,结束于战国时期,距今已经有5000年的历史了,青铜器文化是夏商周时期的文化核心,其中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在战国中期之后,青铜工艺才开始渐渐消退。
作者供图
有一件青铜器的样子十分奇特,引起了我的好奇心。它的模样像一只龟,头外探、四足拨划、尾向左摆好像在游泳,最奇特的是其身上插有四只箭,龟背壳三支,颈部一支,背上还刻有甲铭文字样,它就是“作册般”青铜鼋。鼋是鳖科动物中最大的一种,模样和乌龟差不多,出自于几千年前的商朝。从它的形态我可以想象出,当时它肯定非常害怕、非常绝望,四肢拼命挣扎想逃离危险,眼睛四处张望着寻找着求助,最终它在痛苦和绝望中成了人们的战利品。
我非常的好奇,它是在什么情况下被射插了四支箭?根据该鼋背上甲铭文的记载了解,该青铜鼋与商纣王有着很大的关系,商纣王参加了一场狩猎活动,他为了向别人展示自己的射击能力,正好看到远处有一只鼋,他就拉弓射鼋,第一箭射中了,接着又连射了三箭,这三支箭又全部射中了。在抓到鼋之后交给了作册般让他记载当时的事情经过,就这样按照鼋的样子回去制造了一个一模一样的青铜鼋,把青铜鼋作为宝物献给了商纣王。
这就是“作册般”青铜鼋的由来,它通过精绝的造型,以及生动活鲜的叙事载体,给我们呈现了一个穿越时空的田猎习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