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教育> 正文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丰台学校王文煊:孔繁森的“秘密武器”

2022-09-22 16:46 千龙网

初秋八月,我回到了妈妈的家乡山东聊城,这里也是孔繁森同志的家乡。

孔繁森同志纪念馆是国家二级博物馆,坐落在碧波荡漾、风光秀丽的东昌湖畔西北角。纪念馆内陈列着千余件实物,一件件红色文物都在用最沉静的姿态讲述着最动人的故事。其中最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孔繁森在西藏工作时随身携带的一只小药箱,大家都说这是孔繁森的秘密武器。

图片4

作者供图

这只小药箱已经非常破旧了,所属年代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材质为皮革,药箱长约30厘米,宽约15厘米,高约25厘米,现在是国家一级文物。

据了解,孔繁森进藏时西藏的医疗条件还十分艰苦,即使在拉萨也仅有几家医院,医生特别少,更不用说偏远的牧区。在一些自然条件非常恶劣的贫困地区,农牧民甚至会因为简单的感冒发烧、拉肚子得不到及时治疗而失去生命。

孔繁森早年在部队医院工作过,精通医术,所以每次下乡都随身携带着这只小药箱,用自己的钱购买治疗藏区牧民常见病的药品,在工作之余为群众听诊把脉、发药打针,直到小药箱空了为止。有一次孔繁森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走进一个房间,看到一位老阿爸的脚因烫伤溃烂发炎了,便打开随身携带的药箱,为老人擦洗涂药,又轻轻的用纱布包好,还把自己随身穿的灰色风衣脱下来送给老人。

还有一次,一位70多岁的藏族老人肺病发作,浓痰堵在了咽喉,生命垂危,在没有医疗器械的情况下,孔繁森就用药箱里的听诊器的胶管亲口将老人喉咙里的浓痰一口一口的吸出来,挽救了老人的性命。受孔繁森的影响,现在进藏的工作人员每人都携带一只小药箱。

我想正是这一件件文物镌刻的历史记忆,传承了革命的精神,让一代代共产党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最严明的纪律,最优良的作风,也是我们少年一代最生动的教材。

我在心中不由暗暗宣誓:我一定要听党话,感党恩,永远跟党走。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责任编辑:任梦婕(QL0018)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