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01中学高三(6)班胡雨楠:《高考之外》

2016-07-14 14:45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考试,在中国有着极其深厚的历史和悠久的传统。从隋朝实行的科举制开始,中国的千千万万个学子就被各种考试压迫着。时至今日,考试制度虽然历经了无数次改革,唯一不变的,是仍有无数学子在考试中,和在准备考试的路上。到了21世纪的今天,高考,成为了家长对孩子几乎全部的期望,也成为了所有孩子在学生时代唯一的目标。虽然上述我所说的“唯一”有点太绝对,但是绝不是夸大其词。尤其是到了高中,排除那些没考上高中的人,,这些九年寒窗苦读,终于在经历了人生第一次大考之后,没有被淘汰的人,却进到了另外一个炼狱——高中。从高一开始,每个学生就来不及喘气,就要开始为高考进行准备。我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高考。但是,高考真的是我们生命的全部吗?高考之外,我们的人生价值还能从哪些方面有所体现呢?

其实对于我来说,本身就不想受限于一个考试,很幸运的是,我有一对非常开明的父母,他们一直支持着我参与各种活动。下面我就要用我的亲身经历来说明高考之外的我们还可以做什么。

我想说的这个是一个学生活动,发源于美国,近几年来在中国十分流行,这个活动就是模拟联合国。我有幸参与到了学校的模拟联合国社团。在这里面我经历了别人一辈子可能都经历不到的事情。有成功,有悲伤,也曾经绝望过,也曾经愤怒过。总之,那时的我所经历的,绝对不是一个正常的要高考的学生所应该经历的事情。比如有一次我去开会,那是我第一次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我与全中国的模联人一起,讨论中东难民问题。虽然看起来很可笑,但是确实大家都很卖力。我们用了很长时间进行学术准备。白天学习,晚上写完作业后就躲在被子里看各种资料。近一个月的准备后,我们走入会场。最神奇的是,就在我们讨论问题的那几秒,就有可能又失去了几条生命。从一篇篇生涩难懂的论文中,我们看到了这背后血淋漓的事实和严峻的局势。对这些空间上我们很难触及的硝烟和鲜血,我们作为了解更多的人,不同于那些坐在课桌前只会刷题的学霸,而是,真正认识到了这背后的残酷和世界对于年轻一代真正的需求。这一切,都是我在模联这个活动中,自己一点一点探索出来的。数学老师曾告诉我,数学培养的是逻辑思维,但是我认为,如果没有模联中的辩论和讨论,这种逻辑思维除了做题以外,毫无用处。甚至于,尽管有着及其缜密的思维,却无法在实践中进行检验,那么也就仅限于解题而已。

但是当时,却有很多人在阻止我。有的说我不务正业,有的觉得我莫名其妙,家长也觉得我精力不够。原因只有一个,不管我现在做什么,最终还是要高考的。所以这是我认为现在人们迟迟走不出高考之内这一囚笼的原因。无论时代怎么进步,人们对于学习的想法还停留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阶段。当有学霸彻夜刷题,他就会成为家长们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老师们心目中的好榜样。但是我们真的只能读书、读书、再读书了吗?都说中国孩子不会玩,因为我们在最会玩的年纪,选择读书,选择了永远将青春留在高考之内。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有勇气迈出那一步,迈向高考之外的世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高考之外的世界真的很精彩。有一次我跟同学讲起自己去英国、加拿大、越南等国家的所见所闻,他们都表现出了无比的向往。当时我就很奇怪的问他们,既然喜欢,为什么不用假期的时间出去一趟呢。而让我没想到的是,我得到的答案居然是“可是我还要高考啊,哪有时间出去玩啊。”我愕然的看着他,好吧,我也是要高考的啊,这么比起来我真的是好不务正业啊!但是我还是忍不住想往外走,去亲自感受各地的风土人情,让自然教会我天文地理。

虽然我的业余生活很丰富,我自学了视频剪辑,接手了班级微电影的工作。我放学练习篮球,为班级在比赛的时候出力。这些尝试,都会让我在这些过程中,更加清湖的认识到自己。我认识到我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很强,我发现自己的创造性很强,我喜欢和人打交道......如果我只是在学习刷题,我对自己的认识就可能只是”我喜欢语文,我的物理很好……”但是如果等到了高考之后,我是否能靠着物理走向自己以后的道路呢?答案肯定是不行。但是,就在我不停探索的时候,总会有一个词不停地压着我——高考。微电影对你高考有用吗?打篮球对你高考有帮助吗?模联能给你的高考加分吗?······

够了,不要再提高考了。走向高考之外,不意味着我们就不参加高考了。我们是以一种更加饱满的人格面对这个让所有人都喘不过来气的考验。对我来说,高考之外的事情有时候却比高考之内的知识更重要。它能教会我做人,提高情商,学会为人处世的道理。为什么我们只将目光聚焦于高考呢?

还是那句话,高考之外的世界,更加精彩纷呈。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