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北京3月22日讯(记者 杜铮)“清清流水莫糟蹋,节水用水靠大家”“小水滴,小水滴,积少成多了不起”。灯市口小学的多功能厅里传来一声声朗朗上口的节水童谣。3月20日,在第三十六届“中国水周”即将到来之际,灯市口小学开展《北京市节水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进校园启动仪式。
节水童谣表演 学校供图
活动围绕“爱水护水 共建人水和谐宜居城市”的主题,通过介绍《条例》、发布节水倡议、安装节水器具等方式,增强学生们“认识水、爱护水”的意识,培养节水的良好习惯。
在学校多功能厅的主会场上,随着一声“启动仪式开始”,师生们一同按下启动按钮,东城区《条例》进校园正式启动。活动现场,东城区向全校师生发放2000余个水龙头起泡器。
老师带学生做节水实验 学校供图
学生们拿着水龙头起泡器在学校内的洗手台进行了实验。未更换水龙头起泡器的情况下洗手30秒,将清洗的水收集后测量,约为2.2升。而安装水龙头起泡器后,同样在30秒内洗手,用水量仅为1.2升,节水率约近50%。
看见实验数据后,老师给孩子们出了道数学题。“小明同学家每个月用水量是10吨,现在家中的卫生间、厨房都安装水龙头起泡器,每个月洗手洗菜可节约2吨水,请问一年可节约多少吨水?全校有2000个学生家庭都安装水龙头起泡器后,每年一共能节约多少水?按照一吨水费5元的标准,一年能节约多少钱?”计算后,孩子们争先恐后的抢答。
东城区灯市口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带德育副校长刘红联介绍,学校先后开展相关活动,同时利用宣传栏、板报、横幅等多种宣传教育形式,强化“节约型学校”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与之相适应的思维及行为方式,用节能环保理念建设校园、管理学校、教育学生。
东城区城管委节水办副主任阳辉表示,进校园活动就是要把节水意识和节水知识的“小种子”种在孩子们心中,再由一个孩子带动三个家庭、六个家长,将节水“种子”传播到整个社区,让全社会都能成为节水的践行者和倡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