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教育> 正文

北京推行教师岗位总量区级统筹管理,促进教师合理流动

2023-03-24 09:15 北京日报客户端

来源标题:北京推行教师岗位总量区级统筹管理,促进教师合理流动

3月23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北京市中小学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办法》,从即日起在全市实施。

该办法立足市情、区情、校情,根据各级各类教师不同特点和发展实际,在岗位资源和总量上突出区级统筹管理;按照不同岗位设置结构比例,建立体现中小学自身特点和管理需求的岗位设置管理模式。对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工作的中小学教师,长期在乡村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工作的中小学教师,以及援藏援疆援青等援派教师,在职称评定、岗位聘用上予以政策倾斜。该办法出台后,充分发挥了岗位设置在中小学人事管理中的基础、导向和激励作用,促进本市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突出区级统筹管理 各校岗位资源动态调整

该办法深化推进本市中小学教师“区管校聘”管理改革、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轮岗工作,从北京市级适当下放管理权限,注重落实和保障中小学用人自主权,在岗位数量统筹上突出区级统筹管理。

区级统筹是指,由各区核定区域内中小学岗位总量,再由各区教委在总量范围内充分协调各级各类教师的岗位资源,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统筹调配各校岗位数量。也可以按照各学区(教育集团)内各级各类学校数、在校生规模、班额、师资结构、承担教育教学改革和任务需要等情况,由各区教委将岗位打包分配到各学区(教育集团),实行集中管理。

“因地施策”科学设置不同岗位结构比例

该办法明确,中小学要通过“三步走”科学制定岗位设置方案。第一步,设置不同类别岗位的结构比例,也就是管理岗、专业技术岗、工勤岗的结构比例。第二步,设置专业技术岗位高级、中级、初级的结构比例。第三步,对于专业技术高、中、初级岗位中的不同等级,按要求设置结构比例。

根据设置方案,各区人社部门会同教委共同建立灵活、高效的教师管理机制,促进教师的合理流动。结合区域实际,制定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岗位设置方案。分学段、分类型科学设置教师岗位结构比例,实现“能高能低、动态调整”,既满足现阶段教师岗位晋升需要,也为未来教师人才队伍发展留有空间。

符合条件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可享倾斜政策

该办法明确,树立重师德、重能力、重业绩、重贡献的良好用人导向,对兢兢业业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中小学教师,以及长期在乡村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工作的中小学教师,符合教龄满30年且取得中小学教师中级职称满10年的条件,职称评聘可按规定“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实行总量控制、比例单列、专岗专用。

对援藏援疆援青等援派教师,在职称评定、岗位聘用上也将予以政策倾斜,引导优秀中小学教师到乡村和艰苦边远地区执教,促进中小学教师队伍均衡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任梦婕(QL0018)作者:代丽丽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