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北京7月17日讯(记者王新雨) 7月14日、15日,“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发展与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第25次北京学学术年会”在北京联合大学成功举办。来自40多个单位的120多位领导和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会上,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成效指数发布。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副院长、北京学研究基地副主任张景秋教授发布《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报告及建设成效指数》报告。报告从凝聚荟萃、辐射带动、创新引领、传播交流和服务保障首都五大功能出发,构建了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并形成了评价指数的“1521”框架——1个建设成效总评分、5个维度一级指标熵权值、政府和市民2个视角、聚焦百姓评价这1话题。经过科学测算,2018年—2022年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成效总评得分为85.6分。
活动当天,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顾问单霁翔作《大运河漂来紫禁城》主题报告。
学术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围绕加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助力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等进行发言。多位研究生围绕北京乡村活力空间特征、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公众评价、北京中轴线融媒体传播、21世纪海外北京学研究等问题发言。
经会议学术委员会评审,共有9位研究生获优秀论文奖。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学研究基地副主任张勃研究员作总结发言,她表示,本次年会取得了许多创新的学术成果,特别是发布了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成效指数,标志着北京学的研究步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