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而读书”这一诘问亘古不变,像一把火炬,由前朝的读书人一代代的传下来,而今这火炬递到了我们手中。百年前风雨交加的华夏大地上,少年周恩来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而今太平安定,我认为我们仍应不忘前路,学习那位敢言的少年蒋振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
为何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究其因,一曰继往,二曰开来。
继往,继的是百年前先辈在伤痕累累的土地上,以血泪书写的往事。且看百年间,从谭嗣同到毛泽东,千千万万个有识之士与无名之辈以血祭中华,有人名字被铭刻在史书上,有人只作为“先烈”的一角隐没了名姓。他们在偌大中华却放不下一张安稳书桌的年代,或读书思道,或身先士卒,为的是中国崛起的大志。而如今中华已经崛起,东亚醒狮一吼惊世,在这先辈以汗与血与泪浸透的安定中,当代学子怎能偏安一隅,自私而不思国,将这盛世化为乌有?在更好的大环境中,我们应不忘来路,立下与少年周恩来相当的宏图远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
开来,开的是中国屹立于世界之林,任水来土掩始终不倒的未来。如今中国虽崛起,但在生产力水平、科技水平等方面仍与世界前列有一定差距。近几年,从“中国天眼”到屠呦呦团队发明青蒿素,从脱贫攻坚战到全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中国与世界的发展沟壑在渐渐被填平,其中许多新鲜的血液在支持着中国这一巨大的心脏跳动。未来,接过接力棒的是我们当代少年。差距在一点点减小,但是复兴之路仍有迢迢千里,我们怎么能不为之努力奋斗?其次,如今世界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国亦无法置身事外。资本主义强国对华政策一日一变,战火仍纷飞在世界各处,下一颗子弹会飞到哪里未可知。但是,少年强则国强,在愈发湍急的时代洪流中,要使中国不为那恶流涌动所中伤,中国少年要挺直脊梁。唯如此,中国才能立得稳如磐石;唯如此,中国才能展出枝繁叶茂。我们要勇挑时代大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读书。
志向非梦想,复兴之路道阻且长,但行则将至。作为高中生,我们现在当然无法为伟大复兴做出实际贡献,但首先应立对志,用对劲。我们发出呐喊:为中华民族和伟大复兴而读书;我们也脚踏实地,用当下每一刻的奋斗向盛世中华献上赤子之心!
指导老师: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