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教育> 正文

助力学生提升阅读素养,北京发布中小学生阅读能力分级标准指南

2023-12-06 08:09 新京报

来源标题:助力学生提升阅读素养,北京发布中小学生阅读能力分级标准指南

12月5日,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研制的《北京市中小学生阅读能力分级标准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标准指南》)正式发布。《标准指南》旨在进一步明确各学年段学生阅读素养发展目标,指导学校对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引导教师关注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状况。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冯洪荣表示,《标准指南》在制定中落实教育部及北京市教委相关要求,并尊重学生成长规律,“不仅包括不同学生的现状,也包括阅读本身的规律。”同时,还要体现首都教育的特色。冯洪荣提到,标准研制中参考使用了大量数据,其中包括北京市义务教育学生学业质量监测十年数据,制定后征求了多学科专家、教研员、教师的意见。

何为阅读能力?《标准指南》提出,阅读能力指阅读者在特定的情境下,运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开展阅读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复杂的心理特征。中小学生阅读能力从低到高分为一至五个等级,自一级至五级分别对应小学低段、中段、高段,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学生阅读能力的整体表现。阅读能力具体表现为信息提取能力、理解把握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三项关键能力。

记者在《标准指南》中看到,每一级中小学生阅读能力都有具体的描述。比如在阅读文本方面,一级阅读能力对应的是“能读懂生活中常见的简单语言材料”,二级阅读能力对应的是“能读懂生活、学习中大部分常用文本”,三级阅读能力是“能读懂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常见话题、形式的文本”,四级阅读能力是“能读懂不同类型、专业、形式的文本”,五级阅读能力则为“能读懂语言复杂、内容深奥、形式多样的文本”。

“标准指定后,对于引导学生阅读、引导老师在课堂中落实阅读素养是非常有指导意义的。”冯洪荣解释,教师更加有的放矢,可以根据每一项关键能力的具体要求明确教学,并按照其提供的路径进行阅读。

记者注意到,《标准指南》中还给出了教学建议。比如,老师们要充分认识到阅读活动时各学科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要高度重视通过各学科课程实施提升学生阅读素养,教师要把读书行动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做到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结合,发展学生阅读能力,提高阅读素养。

在精选阅读素材方面,教师要结合学科内容,为学生选择适宜的阅读素材,包括教材、读物、网络资源。并参考分级标准设计阅读任务,引导学生形成访问与检索、整合与解释、反思与评价的能力。

在阅读能力评价方面,《标准指南》提出可充分利用课后作业、纸笔测试、跨学科主题学习中的相关活动,设计分级测试工具,测量学生阅读能力水平,供教学改进。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