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北京12月25日讯 戏剧教育仅仅就是让学生表演节目吗?当戏剧元素有效融于学科教学后,学生学习发生哪些变化?当戏剧教育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与不同学校特质有机融合后会带来哪些思考……22日,北京市教育学会戏剧教育专业委员会首届学术年会在密云区檀营满族蒙古族乡中心小学举办。
东城区回民实验小学吕秋影执教《学会沟通》
檀营小学陈晓娇执教五年级语文课《慈母情深》
据悉,年会以“戏剧教育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主题,围绕戏剧教育促进学校管理、课程建设、队伍培养等方面的实践研究,专委会会员校的校长、教师展开深度交流,探索戏剧教育促进基础教育改革带来的多种新样态,为中小学学生全面发展、筑牢教育强国根基做出贡献。
此次学术年会作为第三届北京市基础教育发展论坛,也是北京市教育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分论坛。活动现场,来自专委会会员校的10位老师向与会人员展示了10节研究课,这些课堂是教师们将戏剧教育与语文、英语、数学、科学等科目相融合的研究成果。融入戏剧的课堂与往日上课有了大大的不同,精彩的内容紧紧吸引住了学生们的注意力。学生们主动思考的多了,积极回答问题的多了,参与体验的多了。
在日常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很作多品因其内容距离学生现实生活较远,这使得学生在理解意思和体会内涵上存在较大的困难。檀营满族蒙古族乡中心小学教师陈晓娇带来《慈母情深》一课。课文是作家梁晓声的作品。陈晓娇采用戏剧教育中创设情景这一方式,运用场景描写和细节探究,将语文要素和戏剧元素相结合,破解了学生学习重难点问题,并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广外分校教师左静则以“以戏剧教育为载体,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策略的研究”为主题,成功申请了北京市教育学会“十四五”教育科研课题,经过实践探索,家校协同因戏剧多彩的育人形式找到了新的生长点。
“此次学术年会为会员校的校长、教师搭设互相学习、交流、研究、展示的平台。”北京市教育学会会长罗洁表示,期待在下一步工作中,各校进一步发挥戏剧教育的浸润作用,加强融通互育、学科融合,着力提升的教师教学能力水平;进一步以争创戏剧教育品牌活动为抓手,积极拓宽戏剧教育新途径,努力创设学校教育教学新场景,满足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需求;进一步加强戏剧教育智库建设和机制建设,凝聚戏剧教育专家的智慧与力量,助推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
据悉,戏剧教育专委会成立于2021年7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服务首都教育改革为宗旨,组织团结一大批热爱戏剧教育的学校,大力推动戏剧教育实践,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与此同时,致力于培养一批科研型、学者型、实践型的好教师,建设一批特色化、示范性高品质学校,探索出适合中国本土特色的戏剧教育原创经验。截至目前,专委会会员学校已经覆盖15个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