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北京1月5日讯 4日,北京市教育数字化工作推进会在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召开,会议分为现场观摩和工作会两个阶段。
市教委供图
市教委供图
在智慧教学场景现场展示观摩环节,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朝阳区教科院、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和西城区第四十三中学围绕“双师课堂”常态化教学场景,跨校、跨区联合教研场景,数字赋能实验教学场景和“双减”背景下大数据赋能作业评价场景进行了展示,集中呈现了各区、学校在教育数字化方面的典型应用成果。
会上,为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北京市第二中学、北京市昌平区第一中学、北京市延庆区第一中学等第一批北京市智慧校园示范校代表授牌。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朝阳区教委、房山区教委、市教委基础教育二处分别作了交流发言。
八十中“以学生为中心”推进教学个性化、教研协同化、评价多元化、治理精细化的智慧校园建设,着力实施“智慧校园环境构建、师生数字素养培育、数智赋能深度学习、教学资源研制共享”四大工程,推动集团校数字教育生态建设。
朝阳区按照“一横一纵一融合”的建设思路,建立了“六智(智慧课程、智慧课堂、智慧测评、智慧研修、智慧大脑和未来智慧学校)”教育数字化目标体系,建设了区域智慧作业资源库,供给超过18.5万道精选题目和视频微课资源,以区域《课堂评价标准4.0》为指引,构建了区域智慧教学评价系统,全面诊断区域、学校和学科的课堂教学情况。
房山区作为国家信息化教与学试验区,双师课堂建设学校占全区中小学的46%,40所优质校带动了47%的农村学校,带动了1704位教师常态化应用,优质资源从“集中”逐步转向全区“辐射”。
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主任李奕强调,要深刻认识教育强国对教育数字化的战略要求,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期盼亟需数字化赋能,特别是在“大减法、小加法”策略下,在减少机械性、重复性的学习活动,巩固学生基础知识、丰富兴趣和拓展思维方面,数字化可以增强“减”的力度和提升“加”的质量。
李奕指出,北京正全力打造智慧城市和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智慧教育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要在育人过程中体现“智慧”,用“智慧”去驱动和变革“五育”融合的进程。
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于英杰指出,教育数字化是大势所趋、发展所需、改革所向,要站在建设教育强国的高度,站在北京智慧城市和数字标杆城市建设的高度,站在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教育数字化的重大意义,大力推进教育数字化发展,不断催生新的教育模式,驱动教育系统性变革,努力打造高质量的首都教育体系。
于英杰要求各区、各学校要以教育数字化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努力构建数字时代的北京教育新生态,为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构建高质量的首都教育体系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