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教育> 正文
走进北大红楼,2023北京市中小学生“一物一故事”活动完美收官
2024-01-19 15:48 千龙网

千龙网讯(记者 王新雨)1月17日,8位参与讲个故事给党听——北京市中小学生“一物一故事”活动的中小学生走进北大红楼,讲述红色文物故事。此次活动是2023年北京市中小学生“一物一故事”活动的线下展示活动。

ba7011a2078d3a41566ae67d978d3c3

北京市中小学生“一物一故事”活动由北京市教育学会社会大课堂教育专业委员会、千龙网•中国首都网主办。活动旨在引导学生走进红色场馆,感悟红色文物背后的革命故事,开展红色主题故事创作,从党的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

本次活动得到各区社会大课堂管理部门以及中小学校的积极响应与大力支持,共收到来自西城区、东城区、朝阳区等12个区百余所学校近3000份作品。作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涵盖文字、音频、视频三个类别。经专家评审组统一评审,共评出文字类展示交流奖268份,其中,音频类81份,视频类34份。获奖作品将陆续在千龙网进行展示。

会后,同学们跟随讲解员参观“光辉伟业 红色篇章”主题展,循着珍贵影像、史料原件等,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的光辉历程。

001

002

专家点评

展现出新时代首都青少年的远大志向和文化理解

梁烜,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室主任,高级教师。

“一物一故事”活动激发了学生探索革命光荣历史和首都特色文化的兴趣,引导中小学生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选择自己印象深刻的文物或展品,讲述其背后的故事,借此表达出对革命英雄的敬仰之情,是一次很有意义的教育活动。通过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同学们对革命历史和首都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尊重。

本次活动同学们提交了很多优秀作品,其中不少故事构思巧妙,富有创意,例如,有的同学选择了一把锈迹斑斑的手枪,通过想象手枪的经历,构建了一个关于勇气、荣誉和牺牲的故事,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容易引发同学们的共鸣。很多同学们运用简洁明了的文字讲述复杂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使得故事容易理解,并且更加适合向中小学生传播。通过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同学们展现出新时代首都青少年的远大志向和文化理解。

追随红色文物足迹 绽放时代理想光辉

王小慧北京市西城区学生活动管理中心主任正高级教师教育部校外监管专家委员会委员,西城区教育学会校外教育分会理事长,区政协委员、兼职妇联副主席。

2023年,北京市社会大课堂管理办公室组织了全市“一物一故事”的征集活动。本次活动达到了最初的设想:让革命文物凝结的红色基因融入学生的精神血脉,在新时代赓续传承红色基因。

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着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弘扬革命传统、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革命文物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负载的历史信息时代更贴近、史料更详实、故事更鲜活、意义更深远。同样是文物中的国宝重器。知所从来,方明所去。在这一段关于红色革命文物的研学之旅中,学生们感悟革命文物极强的还原史实的震撼,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通古今,少年强,是本次研学之旅博物馆实践活动的初心和使命。一寸山河一寸血 一抔热土一抔魂,铭记奋斗历程,担当历史使命,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

“一物一故事”活动是“大思政课”的生动实践

蒲红果,千龙网副总编辑,法学博士,高级编辑,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意识形态领域学者。

在今年北京市中小学生“一物一故事”活动中,同学们提交的音视频作品,让人欣喜。

有的采用视频游记形式,记录参观博物馆经历,自己化身小导游,边走边讲红色文物故事,逻辑清晰明了,内容丰富详实。有的创新叙事方式,尝试运用融媒手段,不仅配以文字图片资料,还混剪影视素材,带来极佳视觉体验。众多作品生动地将文物细节和背后故事完美结合,用心讲述革命先烈英勇事迹,精心体现红色精神,让人油然而生爱国之情和使命之感。

“一物一故事”活动是引导学生参与红色文化实践活动的一个寓教于乐的很好机会和方式,是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有益探索,是“大思政课”的生动实践。

责任编辑:赵芒(QL0019)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