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教育> 正文

北京:高校青年宣讲员暑期在多个纪念馆上岗

2024-07-30 08:31 新京报网移动端

来源标题:北京:高校青年宣讲员暑期在多个纪念馆上岗

2024年,“‘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红色行”创新推出四个项目,引导高校学生积极参与首都文化建设,传承红色基因。上周,多场活动在香山革命纪念馆、北大红楼和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举行。高校学生在参观研学、参与服务实践中赓续红色血脉。

“‘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红色行”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推出。四个项目开展一系列红色研学活动、设立一大批红色研学课题,为高校学生实践成长提供红色平台。同时提供了一批社会实践岗位,助推学生在服务社会中不断成长。其中,“纪念馆之星”在香山革命纪念馆等三大重点红色场馆设立专业红色讲解岗位,提供了一批短期和中长期的实习机会,鼓励青年学生在讲解岗位上锻炼成长。暑假期间,“纪念馆之星”青年宣讲员将每天为观众提供四场定时讲解服务。

红色历史我来学

已有约5000名师生代表参加讲座、研学等活动

今年,结合首都重点红色场馆特色和资源以及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重要节点,“‘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红色行”精心设计、创新推出了四个项目。

其中之一就是“觉醒年代”研学行——首都高校力量参与红色文化研学项目。

这个项目由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承办,依托以北大红楼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群,发挥早期旧址片区文物和史料优势,设置红色研学课题,高校学生结合专业组成课题组申报研究,纪念馆和高校老师共同指导,组织开展研讨会、实地研学考察等活动,撰写研究报告、文章等成果。

今年,项目新设置《北大红楼与伟大建党精神研究》《李大钊与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研究》《新时代红色文化内涵挖掘及传播研究》等6个研学课题,共有22个研学课题在持续深入研究。纪念馆还将“觉醒年代”研学行推广到京津冀地区,与天津觉悟社纪念馆、乐亭县李大钊纪念馆、保定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等革命纪念馆合作组织开展研学活动,进一步推进馆际间文物资料共享、展览巡展、党史研究等交流活动。

截至目前,项目共举办“北大红楼学术活动季”学术讲座、“北大红楼大讲堂”、“北大红楼保护利用与学术成果发布座谈会”以及主题研学等活动共15场次,约5000名师生代表参加。

红色故事我来讲

“纪念馆之星”培育计划已培训近百名宣讲员

7月24日,来自北京印刷学院的黄冰媛出现在《为新中国奠基——中共中央在香山》展览序厅的毛泽东铜像前,开始向观众讲述展览背后的故事。“这件展品是复制品吗?”“这些头盔有什么不同?”在近一个小时的讲解过程中,面对观众的踊跃提问,她热情作答。

在正式“上岗”前,她参加了8期培训,通过阅读《百年征程中的香山华章——香山革命纪念馆文物文献故事选编》,她不仅记熟了展品背后的故事,还不断丰富、填充讲解词。

她所参与的正是“纪念馆之星”培育计划——首都高校力量参与红色故事宣讲项目活动。这一项目由香山革命纪念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等红色场馆共同承办,于4月15日正式启动。

项目面向合作高校学生公开招募青年宣讲员。通过考核的青年宣讲员,在讲解实践基础上,于每招募年度初始择优组织开展“大学生红色故事集中展示活动”,形成长期、稳定的高校红色故事青年宣讲队伍,打造首都红色文化宣讲传播的重要品牌。

目前,本年度第一期培育计划已经对近100名青年宣讲员开展8次专业培训,已有12位同学通过考核上岗,累计展厅实地讲解30余场次。自暑假起,除了香山革命纪念馆,观众还能在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等红色场馆见到他们。

红色视频我来拍

“青春拍客秀”将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展映礼

7月26日,来自中国音乐学院、北京印刷学院等高校的师生来到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大运河博物馆和北京艺术中心参观,并参加“青春拍客秀”活动。同学们手持相机等专业设备,边参观边拍摄记录,感悟运河中的红色文化,了解城市发展,感受文化熏陶。

“青春拍客秀”——首都大学生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创意随手拍项目由新京报社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共同承办。

活动面向首都高校全体青年学生群体,征集一批内容丰富多样、形式活泼新颖的优秀短视频作品,并组织评选,召开颁奖暨成果发布会。视频作品将记录高校青年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祝福,或是对红色文化的思考与体悟,融合立体多元的创意,生动呈现新时代首都高校青年传承红色基因、勇担使命的梦想心声,传递青春正能量。

记者了解到,项目于5月21日正式启动,今年的活动在“红色记忆”主题基础上,增加了“优秀传统文化”“青春强国故事”“新中国伟大成就”等主题,还将举办一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线下展映礼。目前,项目已成功举办两场主题拍摄活动,分别为红色记忆主题和新中国科技成就主题。

红色展览我来看

“流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堂”走进多所高校

“流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堂”——北京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精品展览进校园项目由北京广播电视台官方新媒体客户端“北京时间”承办。

项目充分发挥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联动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香山革命纪念馆、北大二院旧址(原北大数学系楼)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将流动的红色展板送进高校、组织党史专家开展专题讲座等多种方式,推动党史进课堂、进头脑,发挥党史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把博物馆、纪念馆红色资源带到学生身边。

巡展期间,各教育基地派出讲解员,面向广大师生讲述红色故事、展示基地风采、汇聚爱国力量。

项目6月12日启动后,已走进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校区、北京舞蹈学院两所高校,展览覆盖人数达1.7万,对应教育基地分别为北大二院旧址(原北大数学系楼)(伟大开篇——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组织专题展)、香山革命纪念馆(永葆青春活力——香山时期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实践专题展览)。后续将陆续走进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高校。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