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陈列柜里,静静地躺着一片运输机机翼残骸。历经70多年,这片残骸已经黯淡无光。但它曾经闪烁着光辉,悲壮地飞越驼峰航线,为中国抗日战争运输过大量紧缺物资。
“驼峰航线”位于喜马拉雅山脉,是二战时期中国和盟军一条主要的空中通道,空运任务由美国陆军空运队与中国航空公司共同承担。始于1942年,终于日本投降,它为打击日本法西斯做出了重要贡献。由于当时日本对中国实施了“囚笼政策”,封锁、切断、销毁了中国对外一切交通要道,万般无奈之下启用的“驼峰航线”是战争逼出来的死亡空运线。
喜马拉雅山脉千峰万仞、风雪肆虐,气候诡异凶险,这里是挑战人类生命极限的地方。直到今天,这里仍然被看作是人类飞行的禁区。然而,在70多年前,为了拯救危难中的中华民族,这里开辟了一条绝无仅有的空中运输通道。运输机每天24小时不间断的穿越这里,运输紧缺的汽油、粮食、药品、枪支弹药等物资。
“驼峰”的海拔高度超过了当时美国主要装备机型最大爬升高度。这里是世界航空史上飞行难度最大,气候条件最恶劣,持续时间最长,付出代价最大的空中运输航线。仅仅三年零四个月时间,中美两国在这条航线上共投入飞机2200多架,坠毁609架,牺牲或失踪飞行员1500多名。
由于坠毁的飞机数量太多,山谷中散布着飞机残骸的碎片。天气晴朗时,这些碎片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竟然成为了后续飞行员的航线参照。这些飞行员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咬牙坚挺,迎着战友们坠机残骸的银光,义无反顾地前行。
当时的飞行员和机组人员都正值青春年华,但为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他们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有些飞行员去执行任务便再也回不来了,只要登上航程,就是硬着头皮飞向死亡绝地。1945年的1月16日,即将迎来抗战胜利的曙光,一架运输机行驶到云南边境,发现云层浓厚、大雾弥漫,能见度极低,已不再适宜飞行,飞行员决定立即掉头返航,可一瞬间机翼碰到了山顶,飞机不幸坠落,机上的七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中航得知飞机失事后,派出最优秀的飞行员到出事现场低空巡视,最后找到了七具尸体。由于高山坠落,经日晒雨淋,七名烈士已经面目全非,只能靠每个人制服口袋里的证件辨认身份。七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消失了,而他们都是家里的顶梁柱!从此,七个家庭的妻子失去了亲爱的丈夫,七个家庭的孩子失去了慈祥的父亲,七个家庭的老人失去了他们深爱的儿子!
其中一名遇难人员名叫陈鼎峙,他是哲理中学的毕业生。在国难当头之际,他果断弃笔从戎,选择了最危险的“驼峰航线”。他有深爱的妻子和四个可爱的孩子,但他深知国家危难,小家难于偏安。他早就做好了为国捐躯的准备,他在生前就曾托付过他的叔叔陈鸿恩,若遇难请叔叔协助照顾家人。我想,如陈鼎峙烈士一样,每一位驼峰航线的飞行员都做好了为国牺牲的准备。每次起飞都很悲壮,都要与亲人生死诀别,因为每一次飞越都是与死神的博弈。
驼峰空运是世界航空史上的英雄壮举,那些年轻的生命,为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了世界和平,克服重重艰难险阻,飞越天险直至壮烈牺牲。他们为打败日本军国主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保卫世界和平奉献了宝贵的生命。牺牲于驼峰航线的先烈们将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