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教育> 正文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附属学校何鑫珞:赵一曼的遗书
2024-09-24 17:13

走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最令我记忆深刻的文物是赵一曼在牺牲前给儿子的遗书——《我的遗书》。这封遗书就放在纪念馆里纪念那些军人武器的地方。

1936年8月2日凌晨,黑龙江哈尔滨至珠河的铁路上,一列日军特别列车呼啸而过,其中一节特殊的车厢关押着一个即将被押上刑场的女囚,她就是抗日女英雄——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三团政委赵一曼。

“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被派往东北进行抗战,她只得将还在襁褓中的儿子留下,此一别,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见。临行前,母子二人留下了唯一的一张合影。

1935年11月,日寇对我珠河游击区进行疯狂扫荡,由于叛徒告密,新二团被日伪军围困,赵一曼为了掩护主力部队突围,身受重伤被俘。从被捕到走上刑场的九个月中,她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酷刑,却什么也没有诱露。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赵一曼想到了她年幼的儿子。她向敌人要了纸和笔,强忍看严刑拷打留下的剧痛,写下了最后的遗言:“母亲对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的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永远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际行动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这封绝笔信表达了赵一曼对于儿子未能尽到教育的遗憾,并希望儿子能够继承她的精神。但由于她没有透露自己的直实姓名,宁儿并没有收到遗书,也不知者自己的母亲究竟去了哪里。直到1957年,我党工作人员到赵一曼的家乡四川宜宾进行烈士身份核查,宁儿才第一次知道母亲的身份。得知消息后,他放声大哭,用笔抄下了母亲给自己的遗书,并用钢针在自已手上刺了“赵一曼”三个字,直到去世,那三个字仍然留在他的手上。

痛失母亲的宁儿反复观看以赵一曼为题材的影视作品,每每看到母亲被折磨的情形都让他心痛不已。他知道荧幕里的是自己从记事起就再也没有见到的母亲,母亲留下的只有一张小时候的照片和一封深情的遗书。因此,他决定继承母亲的精神,把母亲的意志传承下去。但令人惋惜的是,1981年他选择了自杀,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如今,赵一曼牺牲已经过去85年,很多年轻一代对赵一曼这个名字可能感到陌生。但是,不要忘记曾经有过这样一位杰出的女性,有过这样一位伟大的母亲,她的遗书是对亲人的思念,她的勇敢是对信仰的坚守。让我们疑聚在信仰的旗帜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奉献力量。赵一曼同志为国家做出巨大的牺牲,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缅怀!

责任编辑:赵芒(QL0019)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