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教育> 正文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附属学校李亦涵:爱情与革命——老红军谢志坚穿过的草鞋
2024-10-14 17:18 千龙网

一把稻草,搓成柔软的绳;一双茧手,织出质朴的鞋。祖先穿着它,登攀荆棘丛生的山;前辈穿着它,踩出通向胜利的路。而今,它静静地躺在纪念馆里,向人们诉说那些遥远的故事……”

走进纪念馆,我被这样一双 “向人们诉说那些遥远的故事”的草鞋深深吸引。这双草鞋是老红军谢志坚穿过的,走过长征路。然而,它却不像纪念馆里其它那些破旧得只剩鞋底的草鞋,它不仅保存完好,且做工精致。鞋底、鞋面精编细织,用的是最柔韧的黄麻,甚至草鞋的鞋尖上还点缀着两个美丽的小绣球。这与我印象中的草鞋并不一致,于是我充满好奇地去了解这双草鞋背后的感人故事。

原来,打草鞋的姑娘叫春秀,绑绣球的红军叫志坚。

1934年10月,江西于都河畔,中央红军整装待发,乡亲们纷纷前来送行。在人群中,有一对青年男女互相叮嘱。男青年是一名红军战士,叫谢志坚,是二师政委刘亚楼的警卫员,女青年叫春秀,这是一对相爱的恋人,第二天本就是两人的好日子。婚姻珍重,却重不过革命。

谢志坚擦去春秀脸上的泪水说:“别哭,红军会回来,我也会回来,你安心地等待红军的好消息吧!”春秀使劲地点头说:“我相信,我会等。”她将一双连夜编织的又厚又密的草鞋,塞进了谢志坚的背包。春秀深知谢志坚心系革命,所以选择支持他,独自留在家乡默默等待。

在遥远的长征路上,春秀的草鞋就是谢志坚藏在心尖上的爱人,是他每天闭上眼睛就能想起的故乡,也更坚定了他革命胜利的信念。当部队到达金沙江,当地百姓用渡船运送红军时,谢志坚想起泪别家乡的情景,想起了心爱的姑娘春秀,第一次穿上了这双草鞋;在强渡大渡河激烈的战斗中,身边的战友一个接一个倒下去,他想随时都有牺牲的可能,于是穿上了这双草鞋,觉得穿上这双草鞋就如同回到了故乡,回到了春秀身边。

后来,部队进入甘肃境内,谢志坚因为突发疟疾无法行军,被安排在当地养病。后来,谢志坚未能找到部队,留在当地。

1951年秋,带着征战硝烟的谢志坚回到故乡,可春秀却在红军长征后不久就被敌人作为红军家属杀害。

草鞋如故,故人却阴阳两隔。几十年里,谢志坚一直将这双草鞋视为珍宝,时不时拿出来看看。

在20世纪80年代,谢志坚将这双寄托坚贞爱情的草鞋,捐赠给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

一句“我等你”和“我会回来”的承诺,历尽千辛万苦而不悔,他们的爱情跨越时空、历久弥坚。作为信物,草鞋见证了纯洁无瑕的爱情;一方远离爱人和家乡,踏上漫漫长征路,一方在家乡默默守候和支持。作为文物,草鞋见证了坚定的革命信念。

这双草鞋陪着主人历经风雨沧桑后,一路从岁月深处走向新世纪,向后人诉说着一段关于老红军战士抱定革命理想与坚守爱情信仰的感人故事。

责任编辑:赵芒(QL0019)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