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教育> 正文
大手拉小手 共绘丰收景 600名大中小学学生同上一堂田间地头“大思政课”
2024-10-17 16:35 千龙网

千龙网讯 “今天挖到的红薯不仅是新品种,还凝结着新的种植技术,这次秋收农事活动让我更深地认识到农业科技的重要性……”在北京农学院耕读教育实践基地,喜悦的笑脸、劳作的身影、满满的收获,共同织就一幅丰收图。10月16日,北京农学院举办“大手拉小手,共绘丰收景”秋收节活动,来自北京农学院、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国音乐学院、北京一零一中学昌平实验学校的近600名大中小学师生共采丰收果实,同上一堂田间地头“大思政课”。

640

学校供图

“红薯是朝下长的,挖的时候要用铁锹在它周边往下往深里挖,不然容易‘伤’到红薯。另外,拇指粗的小红薯也很香甜,要‘颗粒归仓’,不要浪费粮食。”采收之前,北京农学院农学系副教授赵波先为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农事课,向同学们讲解挖红薯、刨花生、收割稻子的“秘诀”,并介绍了甘薯的特色。“同学们现在采收的甘薯是‘北农’特色的甘薯,是我们团队近年来推广的甘薯新品种,育苗技术也是我们团队特有的。”

同学们拨开郁郁葱葱的红薯秧,小心翼翼地用铁锹铲开秧子根部的土,看见土地里冒出红色的红薯,按照老师教授的方法,在周边用力向下铲动土壤,再使劲一掀,终于将红薯从地里翻出来,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今年5月,我参加了耕读教育课,在这片土地上亲手栽下红薯苗,学会了红薯的种植方法,今天又学习了采收红薯的方法,收获了丰收成果,太开心了!”一名参加活动的同学说道。

经济管理学院农经专业的大一新生何金康说道:“学校有劳动实践课,今天参加秋收活动,更深入地了解了学校教师团队在甘薯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三农’事业发展需要农业科技的支撑和农业人才的助力,这也激励我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来自北京一零一中学昌平实验学校的中小学生在北京农学院学生的指导下体验秋收农事活动。小学一年级的陈浥尘举着自己挖到的一大兜花生高兴地说:“以前在姥姥家挖过土豆,跟今天的体验完全不一样,太有意思啦!”初中一年级的陈宇桐说:“没想到采收红薯和花生还有这么多的学问,我们不仅学习到了课本以外的知识,还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理解了劳动的价值与意义,今后将更加珍惜粮食,热爱劳动。”

据了解,近年来北京农学院在党委坚强领导下,大力推进“三全育人”和“五育并举”,通过开好讲好乡村振兴“大思政课”,将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衔接、深度融合,大力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北京农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持续深化劳动教育教学改革,完善集思政教育、耕读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社会实践、文化建设为一体的劳动教育教学体系,打造劳动教育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的都市农林特色劳动教育教学模式。学校还把劳动教育、耕读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将劳动教育和课程资源输送给中小学,依托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耕读教育实践基地等,开发30余门特色劳动教育课程,为助力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供支持。

责任编辑:杜铮(QL0006)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