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少年宫举办第六届“金蕊”自然笔记作品征集活动启动仪式。活动以“自然笔记的跨学科实践”为主题,吸引北京市近百名中小学及校外教育单位教师参与。
活动现场。北京市少年宫供图。
启动仪式上,组委会人员分别总结了第五届自然笔记征集活动的丰硕成果,详细解读第六届“金蕊”自然笔记征集活动方案,并邀请优秀学生代表分享自然笔记创作心得与实践经验。
北京市少年宫自然教育课程体系特聘科普教育专家、北京大学生物教学实验中心工程师孟世勇带来专题讲座《春花赏识宝典》,以植物分类学视角解读自然之美,为自然观察注入科学深度。
为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与课程创新水平,本届研修工作坊设立“自然笔记手绘技法”“自然笔记课程的跨学科实践”两个平行分会场。由北京市少年宫自然教育部教师李艳慧、海淀区玉泉小学美术教师李冰等教师进行教学示范。评课专家认为其课程设计突破了学科界限,创新了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模式也有效践行了"五育融合"理念,为构建协同育人体系提供了实践范例。
北京市少年宫党委书记丁贞栋表示,自然笔记活动对提升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具有重要教育价值。要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通过三方合力将生态文明理念深植学生心中,培养担当美丽中国建设使命的新时代少年。
据悉,“金蕊”自然笔记系列教育活动致力于构建家校社“教联体”协同育人新生态,为广大师生搭建五育融合实践活动平台。未来,北京市少年宫将继续携手各方力量,持续推动自然笔记活动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