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北京5月23日讯 (记者 陈泫铭) 21日,“落实核心素养,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研讨会”在北京市朝阳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举办。会议聚焦少年儿童思维力提升、在技术赋能教学中坚守育人本质等议题,与会专家结合教育理论与课堂实际,深入探讨中小幼阶段深化落实思维培养的可能路径。
参会专家开展现场研讨。主办方供图
现场,中央民族大学理学院二级教授孙晓天、北京市丰台区第一幼儿园园长朱继文、北京市朝阳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教育集团)校长王红梅、火花思维创始人兼CEO罗剑围绕新课标背景下跨学科思维力培养,针对“培养思维能力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有怎样的作用”“如何设计跨学科思维发展课程”等议题展开主题研讨。
结合长期从事中小学数学教育研究得出的经验,孙晓天认为,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重在“零压力”。思维是大脑的运动,脑科学研究发现,“零压力”能让大脑吸收知识的效率显著提升,思维力蓬勃生长,而受迫被动学习会让创造力显著下降。数学新课标中已明确提出小学一二年级要开展游戏化学习,让孩子在游戏中认识真实情境、认识真实世界、解决真实问题。
朱继文表示,儿童的思维能力要在日常生活中浸润、在劳动过程中习得、在游戏体验操作中培养。教师要多观察孩子、聆听孩子、鼓励孩子,给他们自主探究、思考的机会,用交流、追问等方式引导孩子获得思维的发展。家长也要多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思维,培养关心他人、理解他人的爱的情感。
王红梅分享了北京市朝阳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在跨学科教学中的经验,她强调,跨学科看似是一种教学方式,其实背后隐藏的是学生观。教师只有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他们到底需要什么,才能让课堂的每个环节都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让孩子从接受课堂到享受课堂,将来回忆起曾经的课堂是快乐的、甜蜜的。
对于“家长怎样参与孩子的思维培养过程”,罗剑认为,孩子大脑发育有阶段性,家长首先要有一颗平常心,无需过度关注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给孩子成长的时间和空间。火花思维课后有“小老师试讲”环节,此时父母要做忠实的观众、专注的倾听者,当孩子充分调用一切方法锻炼自己的思维力、提升思维品质时,父母的鼓励尤为重要。
光明小记者代表现场采访与会专家。主办方供图
据悉,北京市朝阳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光明小记者站在本次活动中正式启动,光明小记者代表现场采访与会专家。光明小记者管理中心执行主任王清云表示,“光明小记者”项目以《光明少年》杂志为内容智库与实践平台,通过“新闻采编+素养培育”双向赋能、“媒体+学校”协同育人机制,以记者职业体验和实践活动为核心,密切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展示学生的阳光形象,培养既有科学精神又具人文情怀,既会算法思维更懂价值判断的新时代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