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讯 23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发布《大语言模型翻译质量评测报告 BISU-AiTQA(v1.0)》。该评测突破国际现有评测以英语为核心的现状,构建了以汉语为核心,覆盖多语种、多领域的大语言模型翻译质量评测体系。
学生参与人工智能与语言科学学院研究项目
BISU-AiTQA(v1.0)以汉语为核心、以中国特色文本为基础,从语言特征维度、神经网络维度构建了包括词汇多样性、句法复杂度、篇章衔接度、语言可接受度等在内的六项指标体系,着重关注译文的语言使用特性,可有效识别模型在词法、句法和篇章衔接方面的能力,同时考察模型对语义的理解与语言表达能力。
据介绍,BISU-AiTQA(v1.0)不仅实现了对大语言模型译文的多维分析,更以实证方式检验了模型对中国话语、文化意涵与政策表述的处理能力,填补了“以汉语为核心”的多语种评测空白。
此外,2025年4月北二外依托60多年来积淀的外语、旅游和区域国别学科优势,汇聚计算机、数学及语言学师资,聚焦语言科学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创新,瞄准北京市重点支持的“AI+X”领域(外语服务、脑机接口、老年康养、智慧文旅),通过“语言+AI+场景”的学科架构,建设成立了以语言科学为核心的文工交叉人才培养单位。
未来,北二外将继续围绕“人工智能+外语”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为人工智能时代外语院校发展路径提供有效的“二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