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北京7月4日讯 3日,第二届中国(重庆)科技电影周AIGC视听创作未来大师班暨全国元宇宙与数智行业第7期学术工作坊/师资班举行开班仪式,“AI+”视频制作赋能企业宣传特训营同时开班。现场,北京电影学院原副校长、中国动画研究院院长孙立军教授做了首场讲座《AI与电影未来:从技术演进到创作变革》。
培训班开班仪式现场。主办方供图。
仪式上,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区新城建设党工委书记徐秀霞表示,近年来,永川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前瞻布局科技影视产业赛道,自2024年成功承办首届中国(重庆)科技电影周以来,持续以“数字技术+影视创作”为双轮驱动,构建起从技术研发到内容生产的全链条生态。永川作为拥有18所职教院校、20万在校师生的西部职教基地,建立健全涵盖影视表演、虚拟拍摄、配音、内容制作等科技影视领域专业人才的长效培养机制,可年输出相关产业人才5000人以上。当前,AIGC视听产业面临“百万级”复合型人才缺口,而永川的“产教融合”模式正精准破题。永川的科技片场、大数据产业园、职教资源、山水人文,将成为支撑微短剧“500亿市场”、AIGC“万亿级前景”等目标的“关键拼图”。
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宋海涛在书面致辞中指出,本次大师班聚焦AIGC视听创作这一前沿领域,旨在培养掌握全链路能力、探索新范式、推动产学研协作的高级专业人才。他认为,AIGC与数智传播技术,是当前引领传媒行业内容生产创新和科技革明的“新质生产力”,不仅带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更在深刻重构传媒行业的价值链、生态位和发展模式。面对这场深刻变革,基于对行业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基于服务国家战略和行业需求的迫切要求以及新闻技联履行“桥梁纽带”的宗旨,经中国传媒大学唐远清教授团队申请,新闻技联已审议同意由唐远清牵头筹建“AIGC与数智传播专委会”。本次大师班,是专委会筹建工作的一次重要预热和人才储备。
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党委副书记、秘书长韩强对学员提出四点感受和建议:第一,技术向善:AIGC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深度,融入视听内容创作的全链条,正在引发一场涉及创作主体、生产模式、美学范式乃至产业格局的深刻变革;第二,拥抱浪潮:AIGC为视听创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如创意孵化的效率革命、制作流程的范式重构、个性化叙事与体验升级、资源普惠与人才解放;第三,育才为基:技术本身是中性的,其价值导向与美学高度,最终取决于掌控它的人,“AIGC视听创作未来大师班”的使命意义包括构建系统性认知图谱,锤炼批判性应用思维,深化艺术与科技融合,聚焦前沿实战与协作,启迪创新与前瞻视野;第四,未来可期:奋力成为破浪前行的数字创意“新大师”,希望学员们通过不懈地学习和努力,尽快具备未来数字创意人才的“四维素养”:技术洞见力+艺术原创力+产业驾驭力+伦理向善力。
北京电影学院原党委书记、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研究院原院长侯光明教授指出,将技术、艺术、产业三个维度结合起来并协同发展,才能走出中国特色的影视强国之路,这一理念同样适用于当前的AIGC时代。在AIGC技术的赋能下,视听行业从“以量取胜”,转向“精品制胜”,观众对视听作品的质量和水平提出更高要求,这也倒逼着视听创作者们不懈追求精品佳作。他就影视及视听创作者如何利用好AIGC技术产出精品、共创AIGC视听创作新时代,提出五点建议:一是要强化精品观念,追求卓越品质;二是要关注现实题材;三是要推动内容创新;四是要加强团队协作;五是要注重版权保护。
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党委副书记陈晚鸿和大家分享了与AIGC相关的三点感悟:一要注意技术创新与“为大众文艺服务”相结合,在学习和利用AIGC创作的过程中始终要坚守底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二要注意技术性和艺术性相结合,创作文艺从来都是一个专业化的过程,将内在情感转化为外在创作,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需要艺术手法作为中介,只有将敏感人文洞察、经典创作手法与先进技术工具深度融合,才能实现“人人可创作,人人出精品”;三要注意工作技能与职业规划相结合,不能仅仅满足于当一个 “操作员”,更要努力成为一个“探索者”,要深入去了解AIGC的底层技术,包括理解算法逻辑、数据运行机制等,并以实践创作为根基,积极投身AI时代的影视工业化进程,从推动流程优化,到参与标准制定,与行业共成长。
企业观察报社副社长施进军表示,掌握AI,就是掌握新时代企业话语权的密钥;善用大模型,就是抢占未来传播制高点的先机。举办特训营,正是为了落实中央企业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增强企业运用AI大模型进行视频创作的专业能力。希望学员们利用好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带着问题学、带着思考学,积极与授课专家和其他学员互动交流,并将所学知识真正转化为自身的能力,为各自企业的宣传工作开辟新的局面。
中国元宇宙与数字人才培养公益行动组委会理事长唐远清提出五点希望:一是胸怀大局,把握方向;二是潜心钻研,掌握精髓;三是拥抱变革,勇于创新;四是开放协作,共建生态;五是坚守伦理,引领风尚。希望大家勇立潮头,努力做数智传播时代的“未来大师”。
培训班嘉宾和师生合影留念。主办方供图。
据悉,该班培训时间为7月2日-7月7日,学员还将参加2025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第二届中国(重庆)科技电影周相关学术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