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教育> 正文

“体验式”普法为法治教育注入新活力

2025-08-27 08:33 中国教育报

来源标题:“体验式”普法为法治教育注入新活力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深化校园法治教育实践,甘肃省华亭市实验小学创新构建“体验式”普法新形式。学校联合法治副校长所在单位,分批次组织学生代表开展模拟检察听证等系列教育活动,以真实案例为镜,让法治教育从“单向灌输”走向“双向共鸣”。

创新举措,打造沉浸式法治课堂。学校将法治副校长机制转化为实践动能,与检察机关形成“方案共商—角色共选—流程共研”的联动模式。法治副校长化身“法治导师”,以未成年人盗窃案件为原型,精心设计案件陈述、举证质证、听证评议三大核心环节,让学生沉浸式体验司法程序的严谨性。学校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在法律知识普及环节采用生动易懂的方式,将复杂的法律条文转化为学生能够理解的语言和案例,让学生在参与活动前就对相关法律知识有初步了解。

双向共鸣,法治意识深入人心。3年来,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显著效果。学生通过沉浸式体验,对法律程序及未成年人保护领域的法律知识形成了更直观、透彻的认知。以往在课堂上枯燥的法律条文,在模拟活动中变得生动具体。学生逐步掌握运用法律思维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类活动还成为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孵化器”,学生们在扮演不同角色的过程中,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长效深耕,探索法治教育新路径。模拟检察听证的成功实践,为校园法治教育带来三重启示。其一,创新教育形式是提升法治教育效能的核心抓手。沉浸式的教育形式,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其二,多方协同合作是推动法治教育深入开展的重要保障。比如,检察院拥有专业的法律资源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学校则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双方优势互补,共同为学生打造高质量的法治教育活动。其三,法治教育应注重持续性和系统性。要将法治教育活动纳入学校的常规教育教学计划,形成长效机制,并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构建分层递进、系统完整的法治教育课程体系。

(作者系甘肃省华亭市实验小学副校长)

责任编辑:马剑(QZ0014)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