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教育> 正文

北京市中小学校人工智能通识课全覆盖

2025-09-01 08:40 新京报

来源标题:秋季新学期北京中小学生迎来部分新校园启用等新变化 全市中小学校人工智能通识课全覆盖

新校园、新课程、新教材……9月1日,北京全市中小学生正式迎来秋季新学期。记者从多所学校了解到,一批新建校将迎接首批新生,学生们也将迎来全覆盖的人工智能通识课,同时,“小书包”继续减负,所有学生将可以不用自带餐具。

变化1

每学年不少于8课时人工智能通识课

智能音箱、扫地机器人、电视语音助手……在这个新学期,学生们使用各种人工智能设备的体验将成为学校开启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一个切入点。根据北京市教委此前发布的《北京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地方课程纲要(试行)(2025年版)》,2025年秋季学期开始,全市中小学校开展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每学年不少于8课时,实现中小学生全面普及。

全市1400余所中小学校、183万余名学生将系统学习人工智能知识。根据规定,学校可将人工智能课程独立设置,也可以与信息科技(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科学、综合实践活动、劳动等课程融合开展。课程关注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强调应用与创新并重,包括“人工智能基本概念、人工智能应用与技术、人工智能实现方法、人工智能伦理与社会”四大模块。

其中,小学阶段重在通过体验式课程,初步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与特点,感知人工智能技术对学习和生活的深远影响。初中阶段以认知类课程为主,完善学生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系统认知,培养进阶的实践能力与伦理意识。高中阶段以综合性和实践性课程为主,全面培养人工智能素养与技术运用和创新能力。

变化2

义务教育阶段2026年1月24日放寒假

根据北京市教委发布的校历,义务教育阶段第一学期从9月1日(星期一)开始,2026年1月23日(星期五)结束本学期工作,共20周零5天,2026年1月24日(星期六)至3月1日(星期日)放寒假,共5周零2天。

非义务教育阶段第一学期从9月1日(星期一)开始,至2026年1月30日(星期五)结束本学期工作,共21周零5天。2026年1月31日(星期六)至3月1日(星期日)放寒假,共4周零2天。

义务教育阶段第二学期将于2026年3月2日(星期一)开始,2026年7月7日(星期二)结束本学期工作,共18周零2天。2026年7月8日(星期三)至8月31日(星期一)放暑假,共7周零6天。非义务教育阶段第二学期将于2026年3月2日(星期一)开始,2026年7月14日(星期二)结束本学期工作,共19周零2天。2026年7月15日(星期三)至8月31日(星期一)放暑假,共6周零6天。

变化3

多所学校新校园正式启用

新学期,不少中小学生会在新校园里开启新生活。

海淀区中关村三小永新分校已全面竣工并通过验收,9月将迎来新生。据悉,中关村三小永新分校绿化率达30%,校园规划充分体现“空间即课程”的现代教育理念,打造了多元化的育人空间。专业功能教室涵盖科学、艺术、信息技术等学科,支持项目式学习与跨学科实践。新校区将为海淀区北部新增720个优质学位,进一步推动海淀教育均衡化发展。

北京育才学校新校址启用,新学校位于天桥街道太平街与永定门西街交叉口东北角,建筑面积达7.8万平方米,可容纳114个教学班、4300名学生。北京四中道元校区将揭开面纱,总建筑面积约2.25万平方米,包括独立教学楼、实验楼、双食堂及运动场馆等。该校区已在2024年启动招生,规划定位为初中部,招收的4个班、160名学生前期在四中高中部借址学习,2025年会回到新校区上课。

北京市铁路第二中学承办魏善庄镇北区新建九年一贯制学校,成立北京市铁路第二中学大兴分校,该校小学部将于9月正式开学。

房山区岳各庄中学和房山五中正式由初中校调整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多所偏远地区小规模的小学将整合进入这两所学校,实现教育资源集约优化。

变化4

中小学生免自带餐具

不少学生已经在返校日提前领到了新书。据悉,今年秋季学期,北京市中小学部分年级将更换新教材,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等学科。二三年级语文、数学,四年级英语,八年级全科,九年级物理将更换新教材。

新教材最显著的特点是强调“学会应用”和“跨学科实践”,增加真实情境案例和综合实践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跨学科思维。

此外,北京中小学生的“小书包”进一步减重,所有学生都可以不用自带餐具。北京市教委介绍,目前全市共有2114个校址供餐,保障181.3万中小学生在校就餐。

上学期,通过开展校园餐改革,需自带餐具的学生数量已由2024年初的32万人降至2万余人。本学期起,中小学生实现免自带餐具。

责任编辑:马剑(QZ0014)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