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教育> 正文

北京疾控提醒:开学季,健康守护指南请查收

2025-09-02 08:32 北京日报客户端

来源标题:北京疾控提醒:开学季,健康守护指南请查收

经过一个假期的放松,同学们需要从休闲状态快速切换到学习节奏,为守护学生身心健康,筑牢校园健康安全防线,北京市疾控中心送上这份健康守护指南,助力大家以饱满状态开启新学期!

01

传染病防控 :筑牢 “健康屏障”

秋季是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和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等肠道传染病的高发期,学校需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学生及家长共同配合,降低传播风险。

学校:

1.各学校要严格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GB28932-2012中小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管理规范》、《DB/T 1326-2016 中小学校晨午检规范》、《WS/T 772-2020 学校传染病症状监测预警技术指南》等文件要求,切实落实晨检和因病缺勤病因追查、疫情报告、消毒隔离、复课检诊等制度。

2.班主任在开学初应仔细询问学生健康状况,重点关注有无发热、咳嗽、腹泻、呕吐、皮疹、结膜红肿等传染病可疑症状者并及时上报校医。

3.校医要做好晨午检和因病缺课追踪工作,实时掌握症状的聚集情况,确保在疫情发生时,能够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降低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发生风险。

4.做好教室、宿舍等场所的通风和消毒;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尽量少安排大型集体活动;加强对学生及学生家长的健康防病知识宣传工作。

学生和家长:

1.保持良好的手卫生习惯,饭前、便前便后、触摸眼口鼻前、接触污染物后均应用流动水按“七步洗手法”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湿巾进行手消毒;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要遮掩口鼻并及时洗手。进入秋季,注意早晚适时增减衣物,预防着凉。

2.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呕吐、腹泻等症状,及时报告学校,规范就医,不带病到校。

3.保持居室环境清洁,衣被、用具要勤洗勤换,做好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如家人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或罹患传染病时,应加强消毒,避免在家庭内造成传播。

02

心理调适:告别“开学综合征”

学习压力骤增,部分学生可能出现“开学综合征”,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虑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失眠、食欲不振、抵触上学等,家长要多与孩子沟通交流,老师要关注学生情绪。

若发现学生出现持续1周以上的失眠、情绪低落、拒绝上学等情况,及时联系家长,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医师帮助。

03

视力管理:远离“小眼镜”

假期长时间久坐、使用电子设备易导致视力下降。

★ 关注并定期监测视力,发现近视、散光等问题,及时佩戴合适眼镜,避免视力进一步下降;尽量减少娱乐为目的的电子设备使用。

★ 日常学习遵循“三个一”原则:

胸离桌子一拳(约10厘米)、

眼离书本一尺(约33厘米)、

手离笔尖一寸(约3厘米);

★使用电子设备时,眼睛到屏幕的距离不要过近,屏幕亮度与环境光线协调,避免过亮或过暗。

★ 控制用眼时间,建议每学习40分钟,让眼睛休息休息,可远眺,闭目,或做眼保健操等。

★ 保证光线充足,白天优先用自然光,阴天或傍晚及时开灯,避免在昏暗环境下看书、写字。

★ 保证充足睡眠,小学生每日保证至少10小时睡眠,初中生至少9小时,高中生至少8小时。睡前一小时远离电子设备。

04

体重管理:避免“小胖墩”

饮食上遵循“少盐、少油、少添加糖”原则,早餐保证“主食+优质蛋白+蔬菜”,午餐和晚餐做到“荤素搭配、粗细结合”,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和优质蛋白,少吃油炸食品、高糖零食,不喝含糖饮料。

学校食堂需科学制定每周食谱,公示食材来源,确保食品安全。

学生做到“三不”:不喝生水,不吃生冷,不共餐具。

运动上保证每日运动量:每天累计户外阳光运动不少于2小时,其中中高强度运动不小于60分钟,周末可与家长一起参与亲子运动,让运动成为生活习惯。

新学期是新起点,健康是成长的基石。

希望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携手,落实健康防护措施,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在安全、健康的环境中开启新学期的精彩旅程!

责任编辑:马剑(QZ0014)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