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教育> 正文

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 从剧场到社区 培养艺术专业人才

2025-09-08 09:11 中国教育报

来源标题: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 从剧场到社区 培养艺术专业人才

高校艺术专业要求学生理论与实践并重,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学校学科特点和育人工作实际,探索形成了“艺术教育+社会服务”工作品牌,将艺术教育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形成高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接受、消化、实践、创新诸环节有机衔接、良性循环的生态育人系统,一体推进教育教学、创作展演、人才培养及社会服务工作全面发展的新局面。

实践创新:从课堂到舞台的艺术升华

艺术专业教学的鲜明特色就是注重实践,通过紧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紧扣社会热点问题,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基本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在夯实传统基础教学的同时,不断探索创新,坚持实践育人理念,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式学习与真实场景实践,深化理论应用,强化学生能力,从而提升教学质量。从2020年开始,由院领导带领社区剧场团队牵头开创“社区剧场计划”,与多个街道社区建立合作,该计划致力于推动戏剧艺术进社区,成立社区剧场社团和学校艺术学院艺老艺小志愿者服务队,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剧场的建设和演出,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这种模式鼓励学生将社区舞台作为教室,在专业实践中深化对从剧本到上演整个流程的理解,更让他们深刻领悟到“艺术精神”的内涵。学校艺术学院创新性地构建了“一体两翼”的实践教学架构,以“学院+社区”的崭新体制为突破口,不断创新探索育人模式。通过“学校艺术学院+社区戏剧社”这一有效载体,成功打破了演出与教学之间的固有界限,实现了二者的深度融合,既丰富居民们的文化生活,塑造积极的社会文化氛围,也助力建设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文化传承:从校园到社会的价值跃升

高校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主体之一,尤其艺术专业人才在融入社区、服务群众、焕发社区活力方面承担着独特的责任和使命。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依托“社区剧场计划”,促使戏剧表演教学与社区群众文化需求有效衔接。立足北京多个传统社区展开在地艺术实践,在社区多元空间形态、居住人群、发展和治理模式中找到历史线索和现实问题,以当代艺术语言重新发现和演绎北京社会发展、个性表达、生态关系以及社区的历史。例如针对走访调研中发现,北京部分社区老人存在“精神空巢”现象,学校艺术学院鼓励学子用专业特长服务社会、传递关怀,社区剧场团队与社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挖掘老人需求,成立“素人戏剧社”,带领社区居民们化身为演员,亲身去感受戏剧的魅力。在回天地区的社区开展庆“七一”主题戏剧专场演出活动,围绕老人们喜闻乐见的题材剧目,将表演专业课的学期成果化于实践,《日出》《离开雷锋的日子》《家有九凤》《青衣》等戏剧片段在社区剧场轮番上演。把艺术融入陪伴,把专业融入服务,用实践书写担当,让青春风采在服务中熠熠生辉。不仅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还让他们切实感受到了来自艺术学院的温暖和关怀。以精准“滴灌”填补了高龄、独居老人的精神陪伴空白,成为教育实践的柔性延伸。

研学互促:从专业到卓越的质量进阶

艺术实践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和专业综合素质,引导学生立足时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社区剧场团队一直践行着“回归美育本位,强化协同设计”的初心。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通过“社区剧场计划”推进,让学生们带领社区居民们体验了戏剧创作和演出的各个环节,从剧本解读到角色塑造,从舞台感培养到表演技巧提升,每一环节都为学生们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这种独特的教学模式,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更为学生们未来的演艺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艺术学院通过社区剧场这一形式,将思政教育融入艺术教育之中,拓展了艺术教育的深度和广度。通过不断增强课程的生动性、实践性,让学生磨炼自身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既满足了社区居民不断提升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了社会对话和文化交流,也提升了公众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度,展示了艺术与教育结合的潜力,激发了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公共议题讨论,为其他高校提供了可借鉴的思政教育教学实践案例,推动了高校艺术专业建设的创新和发展。

责任编辑:马剑(QZ0014)作者:周筱真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