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讯 8日,丰台区教育大会在北京市第十二中学召开。会议正式发布《丰台区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及北京市实施方案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并同步推出“五育并举”与领军教师培养两项三年行动方案,形成“1+2”政策体系,系统性、一体化推进区域教育改革发展,标志着丰台教育迈入了体系化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若干措施》明确提出丰台教育“三步走”发展目标,系统规划了大思政格局构建、五育融合、基础教育优质均衡、高校协同、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及数字化赋能等重点任务。特别是在优质资源供给方面,丰台将加快新优质学校建设,完善学区集团机制,推动教师交流轮岗,实施薄弱校提升,探索小班化教学和特教体系构建。高中阶段则以科技高中为重点,推动分类教育发展,打造科学教育品牌。同时,依托集团化办学和创新学院等平台,推进贯通培养,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合作,开设大学先修和前沿科技课程,系统支持创新人才成长。
据介绍,为推动政策落地丰台还同步推出两个专项行动方案。“五育并举”方案以系统思维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生态,通过“行走的思政课”、“学练赛一体化”体育改革、“丰沁润美”艺术行动、劳动教育“一校一清单”、心理健康“双顾问”机制等特色举措,建立家校社协同“教联体”,推动融合育人;领军教师培养方案则创新“数据画像”评估、分层激励机制与“特级教师工作室”孵化机制,强化住房、子女入学等政策保障,计划三年内培养形成400人左右的领军型教师团队,强化教育人才支撑。
会上,丰台教育高等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研究院依托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建立。该研究院立足“高端人才汇聚、高水平学术研究、高标准教育服务等“五高”定位,计划通过2~3年时间,建设成为丰台区教育科研成果转化和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孵化器,并培养10-15名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卓越教师教育者,为丰台教育高质量发展和首都教育强区建设提供战略支撑与示范样本。
同时,丰台区人民政府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也在现场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党建引领、联合科研、教育协同、人才共育及学生实习就业等领域深化合作,共同探索“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共赢”的校地融合新格局。
丰台区委书记王少峰表示,本次教育大会推出的《若干措施》与配套方案,进一步细化了全区教育强国建设的“施工图”和“任务清单”。他强调,这标志着丰台教育正向着高质量、内涵式发展阔步迈进。丰台区将更加积极主动作为,锚定首都教育强区这一发展目标,持续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打造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丰台模式”,为建设教育强国首善之区、更好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贡献力量。
据悉,近年来丰台区以基础教育“强基工程”为抓手,系统推进教育资源扩展、结构优化与质量提升,区域教育生态显著改善。2024年以来,丰台区新建10所学校,包括北京第五实验学校科技园校区、北京十一学校丰台中学等,新增中小学学位12520个,有效缓解入学压力。同时,高中布局进一步优化,新增8所高中,使全区高中总数达27所。此外,学前教育公办比率提升至50.54%,普惠性托育学位增加1000个,民办教育和国际教育也实现同步发展。在资源配置方面,丰台区全面推进学区制改革,设立13个学区,促进资源共享;集团化办学持续深化,新组建4个教育集团,总数达24个,覆盖超90%中小学;级部制改革将35所小规模学校整合为17个教学管理单元,有效破解“小土豆学校”难题,推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值得一提的是,“十强学校”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增强,通过组建北京第五实验学校、钱学森中学等教育集团,构建“一主一副”高中发展格局,目前已覆盖近60所学校、80余址,惠及半数以上中小学校。